图:买人寿保险 终身与定期大不同
市民在权衡不同保险公司的产品时难免眼花缭乱。安达人寿香港总裁区张明仪道出拣选要点,首先需要考虑经济状况良好、具备充足财力的保险公司,其次是根据投保者自身情况来确定保障范围,以及充分衡量自身的承受风险能力,继以选取“量身定做”个人的保险产品。/大公报记者 蒋去悄
选择保险产品时什么因素最重要?区张明仪直言,应优先考虑保险公司背景,因为保险的逻辑是在当下收取保费,并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间获取潜在的赔偿,中间的时间跨度可能长达50年、甚至是70年,所以保险公司的经济实力越好,投资者才会越信任其赔付能力,与之相对,新成立的保险公司在推广时也可能更加困难。
充分考虑自身需求
“我的目标是购买一份保障、一些储蓄型产品,还是将自己的财产传承给下一代?”区张明仪分析指出,投资者宜充分考虑自身需求要点,保险的存在可以帮助降低家人的负担,亦可以将财产传承给家族后代,“由此可见保险的保障内容其实非常多元化,代理人在沟通过程中能知晓客户真正需要什么,进而介绍一款合适的产品。”
区张明仪举例说明,若是不需要赡养家人的单身人士,即自己赚钱自己用的简单情况,可以选择买一份医疗险,来覆盖自己的潜在医疗开支,若是单身且需要赡养父母的市民,则建议购入一份储蓄成分的人寿保险。
在挑选产品时,亦需参考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区张明仪称,若是风险接受度较高的年轻人,则推荐买入保证回报部分占比偏低的产品,意味着潜在回报率可能会更高,而若是年纪稍大、不希望承担太多风险的客户,也可以增加保证回报部分的比例,“市民需要视乎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保险产品。”
若是进一步分析人寿保险的投资,其中涵盖定期人寿和终身人寿两大类别。区张明仪解释,定期人寿存在期限的限制,而且并不包含储蓄成分,因此保费较为便宜,而终身人寿在购入后可以保障“一辈子”,通常是指100岁,也有部分保险公司将其延长至120岁(并非普遍情况),其中包含储蓄成分,故此保费也较为昂贵。
保障子女 储蓄险或成第一桶金
区张明仪提到,定期人寿常见于有小朋友的客户,他们希望在小朋友长大前购买一份保障,比如10年、15年乃至20年,即便长辈不幸遭遇困境,也能有一份保障支持小朋友完成学业,也有部分客户选择为小朋友购买一份终身人寿以作保障,因为储蓄成分可以在小朋友毕业后提取出来购买房产、做生意,为后者的事业提供“第一桶金”。
区张明仪认为,两种产品并不冲突,完全可以同时购入,例如先买入终身人寿,随后在有需要时补充一份定期人寿即可。至于在什么时候购入哪一种产品,主要视乎客户需求,若是经济条件不支持较为昂贵的终身人寿,也可以考虑定期人寿,满足最基本的保障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