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吴继炜(中)与韦斯伯格(右)一致认为,西方媒体对香港的负面报道存在误解。
米尔肯研究院(Milken Institute)第二届全球投资峰会昨日在香港举行,吸引全球金融领袖参与。会上,基滙资本(Gaw Capital Partners)联合创始人吴继炜(Goodwin Gaw)与蓝池资本(Blue Pool Capital)行政总裁奥利弗.韦斯伯格(Oliver Weisberg)一致认为,西方媒体对香港的负面报道存在误解,直言是“误解大于现实”,并强调香港凭借“一国两制”优势、灵活税制及完善基建,仍具备独特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与发展潜力。\大公报记者 邵淑芬
吴继炜指出,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是吸引国际资本的基石。他形容,港元与美元挂钩的机制为市场提供“稳定锚”,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波动的环境下,香港货币政策与美国联储局同步,进一步增强投资者信心。尽管高利率对房地产市场造成压力,但他认为,这反而创造了“逢低买入”的机会,特别是高端住宅市场因汇率优势更具吸引力。
联汇与税制具吸引力
韦斯伯格则强调香港的税制竞争力。他指出,香港没有资本利得税、遗产税及销售税,是家族办公室和私募基金的理想落脚点。他以蓝池资本为例,说明香港不仅税收友好,更拥有成熟的法律体系与顶尖人才库,吸引跨国企业设立亚洲总部。此外,香港与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无缝连接,大幅提升商业效率。他赞叹说:“从中环到深圳仅需20分钟高铁,跨区域合作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
针对西方传媒对香港的负面报道,两位专家直言“误解大于现实”。例如西方传媒渲染的“人才外流”问题,韦斯伯格以亲身经历反驳。他指出,许多在疫情期间迁往新加坡的专业人士,已陆续回流,香港的优质生活环境、国际化教育及医疗资源仍具不可替代性。
吴继炜认为,随着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回暖及大湾区深度融合,资金将会重新流入香港。“深圳的科技创新、广州的制造业与香港的金融服务形成互补,一个规模达2万亿美元(约15.6万亿港元)的经济体正加速成型。”他预测,未来人口与资源的“北向流动”将缓解香港土地压力,并推动高端产业集聚。
他又强调,随着大湾区规划落地与科技创新加速,香港将持续扮演“超级联系人”角色,连结中国与世界市场。
“一国两制”提供差异化发展空间
韦斯伯格认为,香港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其竞争力的关键。香港国际机场、港珠澳大桥与周边四大机场形成“集群效应”,高效支持会展、物流及跨境商务需求。“当英国伦敦希斯罗机场因停电瘫痪时,香港的备用系统仍能确保全球峰会顺利进行,这就是效率的最佳体现。”
谈及地缘政治风险,两位专家态度审慎但乐观。吴继炜表示,尽管地缘政治带来短期波动,但香港的“超级联系人”地位并未动摇。“无论是‘沪港通’‘深港通’,还是加密货币领域的差异化政策,均体现‘一国两制’的灵活性。”他透露,近期已有加密货币机构从迪拜、苏黎世迁至香港,反映国际资本对本地监管环境的认可。
他进一步指出,中美关税战等议题虽影响市场情绪,但香港的“谈判文化”与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将缓解冲击。“若资金流动性能解决问题,就不是真正问题。”
陈茂波:国际投资者对港具信心
另外,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在主旨演讲中强调,国际投资者对香港金融市场的信心明显增强。在机构投资者寻求多元化投资组合,以及市场对DeepSeek等科技企业技术突破的乐观情绪带动下,恒指在3个月内大涨20%,今年前两个月港股平均日成交额超过28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激增70%。
展望未来,陈茂波阐述香港将采取双轨发展战略:一方面深化与欧美传统伙伴在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合作,另一方面积极开拓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为此,香港将于6月举办首届“全球金融及产业峰会”,搭建跨国产业资本对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