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应对挑战/港商:拓内销与“一带一路” 降美比重

2025-04-04 05:01:5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2024年香港出口十大市场比例

  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决定对华产品加征34%关税,若计及早前已征收20%关税,对华税率将高达是54%。商会人士批评,有关做法十分疯狂,令主力出口美国的港商大受打击,大大减低买家采购兴趣,再加上美国对多国亦征关税,港商在东南亚设生产线转口美国,成本亦会上升。

  商会人士认为,拓展美国以外客源是必选项,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另希望特区政府能及时出手相助,纾缓中小企压力,同时降低外贸变化对经济冲击。\大公报记者 李永青

  香港付货人委员会主席林宣武向《大公报》表示,不少买家已预期美国将增加对华关税,所以近两、三个月出口美国增长快速,大家都争取在5月2日死线前出货,不少产品运去美国,只求减少冲击。面对高关税,他又谓,买家一定要求港商分担,但问题是港商利润已微乎其微,若要再承受关税,将大大增加财政和经营压力,很多港商拒绝无利可图的美国订单,大力拓展内销或非美国市场。

  美订单无利可图且风险高

  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向《大公报》表示,美国对华产品新征税总额达54%,难免对港商构成影响。虽然港商已将部分厂房或生产线搬迁至亚洲地区,但美国亦向东南亚国家征收关税,因而亦一样受到影响。他相信,传统出口导向型行业或受较大影响,将对电子、机械产品带来冲击,近年港商积极布局全球生产的纺织、成衣制鞋、玩具等也会受到拖累,因为主要产地都在对等关税名单上,难免受到冲击。此外,转口贸易占香港出口比重高,关税摩擦或导致货物流转量下降,相关服务业连带也受影响。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表示,强烈反对美国实施对等关税,批评美国损害国际贸易秩序,严重冲击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厂商会会长卢金荣说,美国肆意利用关税筑起贸易壁垒,借“对等”之名行压迫之实,试图迫使其他国家让步,以解决自身内部复杂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厂商会全力支持国家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以及支持特区政府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申诉,以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香港表厂商会首席名誉会长刘燊涛向《大公报》表示,由于很多买家已提前落单,估计产品在9月份前仍有足够供应。他坦言,由于关税消费刚公布,正与客户商讨相关影响,相信客户要求减价,但因为已几乎年年要求减价,许多港商已无法再减,并估计今年香港鐘錶出口将下跌逾两成。

  发展高端定制产品 提高竞争力

  由于这次美国多次加征关税,可能亦有利好的一面。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副秘书长李志峰向《大公报》指出,以前关税多只针对中国,但这次针对多国,若计及关税后,发现中国与其他国家产品售价相差不多,中国产品或可凭着性价比高的特点,抢回部分外国订单。

  对于如何应对关税,蔡冠深建议,要开拓新兴市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RCEP区域合作;升级产品价值链:推动智能化生产、绿色技术应用,发展高端定制产品,降低对价格竞争的依赖。

  蔡冠深又期望,特区政府能提供支援,包括协调银行,尽量协助受影响行业资金周转;信保局应研究如何协助商界寻找商机;期望特区政府密切关注事态发展,继续支援企业尤其是中小企,包括续适当地向业界伸出援手,完善贸易环境和促进香港打造为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的角色;进一步扩大“BUD专项基金”适用范围,支援企业数码转型及海外认证;深化大湾区协同发展,协助港商融入内地产业链,利用大湾区完整供应链提升抗风险能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