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专家谈关税对中国经济影响
首季中国GDP按年增长5.4%胜预期,不过,随着美对华关税措施升级,中国外需前景不确定性加大。受访专家指,美对华关税对今年中国经济的拖累或在0.7至1.5个百分点,但可通过加大财政刺激等加以对冲,“中国有足够的对冲手段,实现全年经济‘5%左右’增长没有特别大压力”。瑞银宏观研究负责人向《大公报》表示,中国政府或追加1万亿至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财政刺激措施,降准降息有望于4、5月迎来操作窗口。
“得益于出口的前置,以及宏观政策引导下的消费复苏,首季中国GDP走势优于预期。”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投资总监及宏观经济主管胡一帆观察到,持续的设备升级、更强劲的人工智能领域资本支出,使得首季中国制造业投资实现9.1%的增长,而地方政府债券的加速发行,也带动基建投资增速升至5.8%。
“上季中国经济开局良好,但从月内高频数据看,出口端已有趋弱迹象。”FOST首席经济学家冯建林测算,美对华关税对中国GDP的拖累或在0.7至1个百分点,中国完全可以通过增发特别国债等方式予以对冲。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坦言,美对华关税加征力度远超常规,初步估算,对华关税每加征10%,中国出口或下降2%至2.5%。在美对华关税未减免情况下,今年中国出口或下滑8%至10%,对应拖累GDP增速1至1.5个百分点,不过“相关损失在加大投资、消费等政策中完全可以对冲”。
降准降息随时可出台
宏观政策方面,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袁海霞预计,本季财政对投资、消费的支持力度不会减弱,加之货币政策表述明确“降准降息已留有充分调整余地,随时可以出台”,宏观政策对中国经济基本面改善的支撑仍会继续。为对冲“关税战”的短期扰动,扩内需、稳增长政策应续发力,将于本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是重要的政策窗口期,预计政策节奏和力度均将提升。
全年经济增长5%压力不大
冯建林表示,面对严峻的内外部环境,财政端发债速度可继续提速,人民银行有望适时降准降息。即便“贸易战”对中国经济构成扰动,中国仍可通过加大财政刺激等方式予以对冲,实现全年经济“5%左右”增长没有特别大的压力。
胡一帆相信,除今年3月的2万亿元财政刺激计划外,或续追加1万亿至3万亿元的刺激措施。此外,人民银行继续宽松政策,预计4至5月或降准1至2个百分点,同期政策利率降幅或约0.3至0.5厘。
大公报记者 倪巍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