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焦点新闻/机器人半马赛举世瞩目 工程师伴跑:向“聪明好用”进化

2025-04-20 05:01:5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昨日在北京亦庄举行。天工队选手“天工Ultra(中)”冲向终点夺冠,创造历史时刻。\新华社

  全球首次人类和人形机器人共跑的半程马拉松赛,昨日在北京亦庄举行。中国智製,巧夺“天工”,人机共跑,举世瞩目。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全国各地的20支机器人赛队展开激烈角逐,最终由1.8米高的国产机器人“天工Ultra”勇夺冠军。

  现场不少工程师表示,很开心人生第一个“半马”跟亲手研制的机器人共同完成,未来将加速商用研发,开辟更多应用场景。“跑得快”并非人形机器人发展最终目的,更重要是向“聪明好用”进化。对于小顽童队机器人松延动力N2获得亚军,松延动力创始人姜哲源告诉大公报,参赛旨在“练兵”,让团队提升机器可靠性,希望未来中国机器人能够走向世界,服务全球。\大公报记者 马晓芳北京报道

  “同步报名、同一赛道、同时起跑”。19日一大早,马拉松爱好者和机器人们来到出发候场区,20支人形机器人赛队与人类跑者共同站在北京亦庄全程21.0975公里的赛道上。7点30分,发令枪响,全球首场“人机共跑”半程马拉松赛事正式开跑。人形机器人有序起跑,在工程师们“陪伴”下开启“人生”第一个马拉松。

  “天工”目测规划路线 夺冠有窍门

  就大公报记者所见,每个参赛机器人身边通常陪伴两位工程师,负责遥控和随时监护机器人状态。在终点区,陪伴机器人冲线的工程师们如释重负。一位工程师自豪地说:“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个马拉松,还是跟自己研发的机器人一起跑,终生难忘。”

  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梁靓表示,本次大赛秉持“参赛即胜利,完赛即英雄”的理念,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个测试验证平台。最终,“天工Ultra”以2时40分42秒成绩冲线夺冠。天工队发言人魏嘉星说:“天工攻克本体稳定性、轻量化设计、关节长时间运动易发热等硬件难题,还通过优化运动控制算法进一步增强关节协调运动能力、步态协调能力和复杂地形通过能力等,配速为7-8千米/时。”据介绍,天工成绩比预期快30分钟,这与领跑员节奏有关。与遥控控制奔跑相比,“天工Ultra”以传感器检测“领跑员”运动状态,自己规划路线。

  N2头部脱落继续跑 奋战得亚军

  在场外媒和在京国际友人不约而同询问:为什么让机器人跑马拉松?现场工作人员回答说,这旨在检验机器人运动控制、环境感知和能源管理等技术能力,对机器人性能提出很多挑战。小顽童队的机器人松延动力N2获得亚军,现场视频可见它一度“受伤”头部脱落,被扶起后继续前行。松延动力创始人姜哲源告诉大公报,N2参赛最重要意义是“练兵”,提升设计指标之外的可靠性,冀未来中国机器人能走向世界,服务全球。他透露,比赛出现的问题最快一星期可解决。

  宇树科技回应:没有直接参赛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孟庆虎观赛后向大公报表示,“中国能有20家企业参赛非常令人欣慰。”未来需加强针对性训练,让机器人越来越聪明。昨日,宇树科技表明没有直接参与比赛,证实好几位客户用自己的算法参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