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书海漫游/略萨:文学是一团火

2025-04-21 05:01:2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生前在秘鲁利马家门口拍照。/法新社

  当地时间4月13日,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秘鲁│西班牙双国籍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在秘鲁利马去世,享年89岁。

  对于这位拉美作家,中国读者可能不算特别熟悉,至少比不上写《百年孤独》的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实际上,略萨、马尔克斯以及墨西哥作家富恩特斯、阿根廷作家科塔萨尔都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拉美文学“爆炸”的主将。对于“爆炸”的提法,略萨曾表示不以为然,但他作为这一重要文学现象的代表人物被写入世界文学史册。/尼三

  2012年是略萨的代表作《城市与狗》出版五十周年。巴塞罗那大学巴尔加斯.略萨讲坛和美洲之家联合举行了题为“‘爆炸’的典范”的会议,邀请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多位作家和批评家共同纪念这一文学现象。八所参会的西班牙大学还一致授予巴尔加斯.略萨名誉博士称号。

  高产作家的斑斓人生

  1936年,略萨出生于秘鲁南部城市的一个天主教家庭中。少年时曾被父亲强行送进军事学校,这段经历后来被他写成了小说。“在那灰色的日日夜夜里和悲伤的薄雾中,我读书和写作的劲头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开始成为一名作家了。”从年轻时起,略萨就热爱阅读,从中获得了极大乐趣。他曾表示,他一生中最美妙的事情就是学会了阅读。阅读让生活倍加充实丰富。

  略萨的文学成就同样离不开丰富而跌宕的生活。他在马德里、巴塞罗那、伦敦以及巴黎生活过,当过银行职员、图书馆馆长助理、墓地登记员、报纸副刊撰稿人、新闻记者、杂志编辑等,还竞选过总统。述及人生,略萨认为,新闻工作让他接触很多人与事,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源泉。他说:“对我而言,新闻一直很重要。许多时候我都以新闻工作谋生,它也是主题的来源。如果没有新闻工作的经验,许多东西我是写不出来的。”在感情方面,略萨经历了和“胡利娅姨妈”、“帕特里西娅表妹”的两段婚姻,年近八十又与菲律宾名媛普赖斯勒谈了将近八年恋爱后分手。斑斓的人生造就了这位高产的作家。1959年,略萨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首领们》后,1963年出版成名作《城市与狗》,此后又出版了《绿房子》《酒吧长谈》《胡利娅姨妈与作家》等多部作品。

  为对抗不快乐而写作

  1979年,略萨和中国有了首次接触。上海《外国文艺》杂志当年第6期刊发了题为《秘鲁作家略萨及其作品》的文章,作者“绍天”,即后来翻译《城市与狗》等作品的翻译家赵德明。这篇文章介绍了略萨的成长历程,并对其作品作了评述。值得一提的是,文章对这位文学巨匠名字的中译“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在中国西班牙、葡萄牙、拉丁美洲文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得到认可,后来成为统一的译法,沿用至今。略萨的小说引进中国后影响了一代作家。叶兆言曾说:“拉美文学的爆炸,影响了世界。我们是被影响的一部分,我们是被炸,心甘情愿地被狂轰滥炸,因为这个,我们应该表示感激之情。”

  被问到“为什么写作”时,略萨说,“我写作,因为我不快乐,写作是一种对抗不快乐的方式。”我们看略萨的照片,他帅气逼人、风度翩翩,又眉头紧蹙、神情严肃,似乎总是在思考,在忧心,洋溢着反抗的气质。获诺贝尔文学奖时,受到肯定的也正是他创作中“对权力结构制图学般的细腻剖析与他对个体抵制、反抗和挫败形象的尖锐刻画”。关于略萨的文学特征,有学者将其分为几次转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热衷于宏大叙事,坚持为民族、为种族代言,在八九十年代,受后现代思潮影响,转而关注“小我”,到了世纪之交则回到富有现实意义的宏大叙事。

  写作技巧的艺术魅力

  作为被誉为“结构现实主义大师”的文学巨匠,略萨的小说技巧为人们津津乐道。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中,略萨提出了名为“中国套盒”或“俄罗斯套娃”的技巧。“这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依照这两种民间工艺品那样架构故事,大套盒里容纳形状相似但体积较小的一系列套盒,大玩偶里套着小玩偶,这个系列可以发展到无限小。但是,这种性质的结构:一个主要故事生发出另外一个或者几个派生出来的故事,为了这个方法得到运转,而不能是个机械的东西(虽然经常是机械性的)。当一个这样的结构在作品中把一个始终如一的意义││神秘,模糊,复杂││引入故事并且作为必要的部分出现,不是单纯的并置,而是共生或者具有迷人和互相影响效果的联合体的时候,这个手段就有了创造性的效果。”他还提到“连通管”的技巧。“在一个场景里,发生了两件(甚至三件)不同的事情,它们用交叉的方式叙述出来,互相感染,又在一定程度上互相修正。由于是这种结构方式,这些不同的事件因为是连结在一个连通管系统中,就互相交流经验,并且在它们中间建立起一种互相影响的关系,有了这种关系,这些事件就融合在一个统一体中,后者把这些事件变成区别于简单并列故事的某种东西。当这个统一体成为某种超越组成这个情节的各部分之和的时候,就有了连通管”。读一读略萨的小说,我们便能感受到这些技巧的艺术魅力。

  虽然小说成就如此之高,略萨最早的文学爱好却是戏剧,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便是剧作《印加王的出逃》(1952年),只是因为当年的秘鲁缺乏戏剧运动,剧本难以搬上舞台,才转而投入小说创造。即便如此,略萨认为“戏剧是进行想像的真正的形式”,“我认为和小说相比,戏剧更接近诗歌。戏剧迫使你比写小说时要更集中精神、更紧张。”后来,他又出版了多个剧本,随着剧作在秘鲁、阿根廷、法国、英国等多国上演,他在这方面的成就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略萨的创作还包括评论、随笔等,这些作品和戏剧、小说一起构成他创造的文学世界,使他于1976年被选为国际笔会主席,在拉丁美洲和国际上获得众多文学荣誉,包括西班牙塞万提斯文学奖(1994)、阿斯图里亚斯亲王文学奖(1986)和诺贝尔文学奖(2010)。

  略萨曾说:“文学是一团火”,如今,这团文学之火的守护者永远离开了,但他用笔燃起的火依然熊熊燃烧,在奇瑰的想像中让后人尽享文学之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