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香港交易所上市主管伍洁镟(右二)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国际合作部副主任裴慧奇(右一)等嘉宾就ESG信息披露发表意见。/大公报记者麦润田摄
香港交易所上市主管伍洁镟昨日在《2025地球论坛》研讨会上表示,香港正以“渐进分阶段”模式推动企业气候信息披露,强调需兼顾市场实际需求与国际标准接轨,避免“一刀切”带来的执行障碍。统一ESG(环境、社会及管治)披露框架对吸引全球资本至关重要,港交所将以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标准为核心,逐步提升信息透明度与可比性。
伍洁镟坦言,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需考量逾2000家上市公司的行业多元性,包括传统产业转型挑战。因此,监管层采取分阶段实施策略,优先要求大型企业遵循ISSB准则,中小企业则透过鼓励逐步适应。她举例,多家跨国企业已主动提前披露ESG信息,显示市场从“合规驱动”转向“价值创造”,此趋势有助降低投资者信息解读成本。针对过往ESG报告标准混乱问题,她强调,参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经验,统一标准是必然方向。
巩固亚洲ESG枢纽地位
伍洁镟预期,随着ISSB准则逐步内化,气候信息披露将成为企业“第二本能”,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亚洲ESG枢纽的地位。她表示,标准化进程虽具挑战,却是提升市场效率、强化国际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呼吁各界以协作思维推动可持续金融实践。
深交所:为市场建规范框架
出席同一场合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国际合作部副主任裴慧奇表示,内地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并在资本市场层面积极推动相关实践。深交所去年4月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要求深证成分指数企业强制披露ESG信息,其他公司亦鼓励遵循,结合IFRS与内地国情,为市场建立规范化框架。
裴慧奇指出,深交所除制定披露规则外,同步构建绿色低碳产业板块,目前已有逾400家低碳领域的企业上市,占总市值20%,涵盖新能源、环保科技等行业龙头。此外,深交所推出70只可持续主题ETF,规模超2000万元人民币,并通过培训计划提升企业与投资者ESG意识。数据显示,2023年深市逾千家上市公司发布独立ESG报告,反映市场对可持续发展的认同度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