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陷入焦灼阶段,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调整征收规则,在执行层面对美国海关形成了巨大挑战,其中包括工作量激增、业务流程复杂化、人力资源紧张、合规监管难度提升等。
据2024年官方统计,美国海关雇员数量为6.8万人,主要职责包括边境巡逻、旅客检查等,实际在美国328个入境口岸与14个海外预先清关点进行关税征收的雇员仅为2500余名。而按照2023年美国海关数据,海关对集装箱的抽验比例是3%至5%,若用X光机检查需要20分钟时间,开箱检查则是1个小时起步。
检查繁琐 易起争议
眼下最紧迫的问题在于,变动的关税项目与复杂的关税税率,极大增加了检查货物的难度。美国海关需要调查货物原产地,某些商品可能同时适用多个关税类别,还须精确厘定关税豁免的比例,其中所花费的时间要倍数增加。如果出现错误分类导致的争议或法律诉讼,还会进一步加重美国海关的工作量。
上周美国有媒体报道,特朗普拟采取“分级方案”,把中国进口商品分为“对美国国家安全不构成威胁”与“对美国国家利益具有战略意义”的商品。前者会征收35%的关税,后者的关税税率在100%以上。类似异想天开的计划一旦正式落地,无疑会增加前线海关人员的压力,导致短期内报关效率下降,特别是在港口与物流中心,势必出现货物延误及积压。
此外,针对中国出口的小额包裹免税政策也将于美东时间5月2日凌晨取消。今年2月初,特朗普政府就想对此动刀,后来因海关应对能力不足而宣告暂停。笔者于2月7日撰文《中国包裹与迈阿密产业链》指出,“小额免税”的推出本就是为了实现关税利益最大化目的,将征税时间成本集中在大宗商品上。
跨境电商平台SHEIN近日发布通知,自4月25日起,协助商家对店舖的全托管美国站商品上调售价,以覆盖新增的关税成本。帮助商家更好的应对关税上涨,稳定生意收益。
与此同时,各家电商也在缩减广告投放力度。有报道指出,3月31日至4月13日期间,Temu在美国社交平台上的日均广告支出,相比此前30天减少了31%,SHEIN也下降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