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文化观澜/中国网络文学热潮席卷全球

2025-04-29 05:01:2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图:起点国际(WebNovel)去年累计海外用户突破3亿。下图:中文网络文学正在北美、东南亚掀起“网文热潮”。

  第二届“香港悦读周”刚刚落下帷幕,鼓励电子阅读成为今届的侧重点之一。事实上,伴随微短剧的反哺和AI翻译技术的成熟,中文网络文学正在北美、东南亚掀起“网文热潮”,与影视、游戏并称中国文化出海的“三驾马车”。起点国际(WebNovel)去年累计海外用户突破3亿,《诡秘之主》英文版在WebNovel有近5000万的阅读量,西班牙语读者甚至自发翻译《全职高手》衍生同人小说。

  “最近整个网络文学市场的活跃的程度是超出我的想像的。”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表示。“像《诡秘之主》这种近两年开始流行的网络小说,在海外也都已经有了一定的流行度。这些作品目前的传播力度非常大,是一个很值得我们这个时候注意的现象。”\大公报记者 徐小惠

  从《盗墓笔记》《诛仙》《斗罗大陆》一路至今,中文网络小说出海并非新事,历经20余年发展积澱,可以说已构建起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数字叙事体系。截至2023年,中文网络文学拥有近千万创作者、年产生数十亿字内容的产业,以40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规模与中国电影市场并驾齐驱。“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目前中文网络小说的规模,是全世界任何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任何语种都没有的。它现在是全球类型最广泛、作者和读者数量最多、发展势头最好的网络文学。”张颐武说道。

  实际上中文网络文学的起步与世界互联网的起步几乎是同步的,何以唯其超过其他语言形成今日的规模?张颐武认为,这一方面得益于中国手机文化的普及,使得网络阅读的需求量非常庞大;另一方面,“中文网络文学在早期就解决了支付难的问题,按照阅读来付费,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市场,再加上广告和影视剧改编版权的收入,从经济上激励了很多的作者加入。这种激励在西方一直没有形成,很长时间以来西方的网络文学都是免费的状态。”

  AI翻译加速网文多语种出海

  《2024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趋势报告》指出,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呈现四大趋势:AI翻译,加速网文多语种出海;全链出海,IP全球共创模式升级;交流互鉴,深入“Z世代”流行文化;新机涌现,全球开拓发展新空间。拥有巨大的体量和更新稳定性的中文网络小说,过去受语言边界影响,主要在中文读者群体中产生影响力。而近来,伴随微短剧的传播和AI翻译功能的强化,开始向海外读者群体席卷。过往,中文网络文学为微短剧提供了海量改编素材,阅文集团储备的200万部IP中,已有15%完成微短剧开发;而伴随微短剧的火爆全球,其对IP的反哺效应开始浮现,带动了市场对原著小说本身的关注度。另外,AI翻译软件的成熟,大大降低了海外读者的阅读门槛,如DeepSeek开源模型DeepSeek-R1如今已经被应用到阅文集团旗下作家辅助创作产品“作家助手”中,AI翻译技术通过“机器初译+人工校对”模式,将千字翻译时间从1小时缩短至1秒,并在多语种中都可以应用,实现“一键出海”。

  “因为网络文学作品规模都比较大,常常是几百万字,以往翻译的工程比写作还困难。现在一般借助翻译工具,海外读者在理解上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

  张颐武提到,目前中国的玄幻、修仙等类型的网络小说在海外都非常受欢迎,受这些作品影响,海外也出现了本土的以这些类型进行写作的作者。“比如北美市场就把中国修仙的故事成功转移到了美国本土,变成类似吸血鬼的故事。”在转换的过程中,张颐武认为,中国人的伦理观、价值观也随之被注入,“比如说中国人孝道的观念,它是潜在于故事的人物关系中的,不管用什么语言进行写作,这些中国的文化基因、中国故事的设定方式是不会变的。”

  “保持网络文学原生态活力”

  显然,中文网络文学如今已经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但亦有声音认为当前出海的网络文学多以“霸总”“修仙”等为题材,似乎看起来“格调不高”。

  张颐武认为,提升网络文学的品质当然需要,事实上,当前中文网络文学已经在严肃文学方面有所发展,并已出现了众多的精品甚至经典著作;与此同时,张颐武指出,“保持网络文学毛茸茸、原生态的活力也非常重要,这是它们吸引人的原因之一。我们当然引导和鼓励优秀的作品,但是也要允许无害的中性作品的存在,需要大量的像这样平庸的作品的存在,才会有优质的作品脱颖而出。如此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作品出来。底数多了,更多的作品出来了,才有创意、有创新,才能产生文化上有引领作用、有代表性的作品越来越多。”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