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昨日举办“发挥香港优势 深化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大公报讯】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厂商会)昨日举办“发挥香港优势 深化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探讨香港如何强化国际交往合作“战略枢纽”的功能。署理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陈百里出席活动并表示,香港需以新思维及模式协助内地企业扬帆出海,把握部分供应链向全球南方和“一带一路”国家迁移的趋势。
厂商会会长卢金荣致欢迎辞时表示,国际化是香港的基因和底色,香港应发挥作为企业全球化营运“战略指挥塔”与“超级增值者”的角色,促进中国与全球科技合作,并成为引领创新突破的核心枢纽。
陈百里表示,香港投资推广署和贸发局于去年建立高增值服务供应链机制,为内地企业来港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此服务能深化香港的国际交往合作,同时回应国务院总理李强今年在工作报告中对香港的期望。他认为,香港自身竞争力及国际交往能力需要不断提升,包括进一步扩大香港的全球经贸网络,推动多边或区域合作,以拓展本港经贸朋友圈,当中包括中东、东盟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此外,行政长官李家超即将率团前往卡塔尔和科威特访问,陈百里指出,香港未来将积极开拓包括拉丁美洲在内的新兴市场。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对外事务)邓希炜指出,现时香港对新兴市场的认知尚有不足,应增加对当地文化的认知及尊重。
高端专业服务展所长
至于内地企业出海方面,厂商会检定中心董事局主席骆百强分析了四大新趋势。一,由于贸易及区域性问题,内地企业出海由“中国+1”逐渐转变为更为多元化的“中国+N”的格局;二,以往走出去的产业多为劳动力密集型,但因为税率等问题,现在的新兴科技行业包括电动车、太阳能及电池等行业均需要出海,进行全球布局;三,以往多为国企或大型民企有资源出海,受惠于“一带一路”市场的开拓及设施完整,许多中小企业都可以“併船出海”;四,内地市场呈现价值链升级趋势,这亦是香港的机遇。
骆百强补充,如今企业出海不仅需要工厂,还需要研发、市场销售、品牌等多方面的高端服务,而香港掌握这类企业需要的资源,包括人才、物流、资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