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强强联手/两地加强“金融+创科+数字经济”联动发展

2025-06-04 05:01:3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第十一届沪港大都市发展研讨会”昨在港举行,多项涉及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合作协议签署,包括沪港居家医疗护理的跨境创新实践、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产教融合、无人驾驶技术及资本合作,以及沪港智慧零售新模式─咖啡机器人。同场还启动“沪港数字经济合作计划”,围绕数字经济协同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合作、沪港两地数字身份互认、便民利企政务服务跨境通办合作、数字基础设施交流合作、科创人才培养交流、产业空间和交流平台合作等七大领域展开。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活动上致辞表示,香港可与上海加强合作,引导资金支持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加快成长,最近美国对一些著名高校的打压,也使在外的华裔人才有更大的诱因回流大中华地区发展,他认为沪港加强合作更有重要的使命,建议加强两地“金融+创科+数字经济”的联动发展;优化供应链、产业链布局,助力企业出海;培育和吸引人才。

  陈茂波致辞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两地“金融+创科+数字经济”的联动发展。目前,香港正全力推动创新科技发展,加速推进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优势产业的布局。香港的科学园、数码港,以及港深的协作平台,都可以与上海的张江高新区、临港新片区等加强联动,促进科企的对接与合作,释放企业的最大潜能,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优化供应链 吸引人才

  二是优化供应链、产业链布局,助力企业出海。他提到,为了更好善用内地的产能,并应对地缘政治风险,更多内地企业正准备扬帆出海,优化其供应链、产业链布局,并扩大全球的市场版图。香港十分欢迎和支持上海的企业来港建立国际业务总部、财资中心、供应链管理中心等,利用好香港“一国两制”下内联外通的独特优势,发展国际业务。

  三是培育和吸引人才,陈茂波表示,沪港两地都是国家的教育枢纽,有多家著名高校,以及多所国家级科研机构,科研实力雄厚。在当前的国际政治环境下,两地要以更开放的胸怀,把人才引进来、留住、用好。两地的企业、学术和科研机构可以强强联手,推动更多例如联合实验室等高端合作项目,并以具吸引力的条件,鼓励全球的科学家到来发展。\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 康敬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