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学子来到大足石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大公报实习记者吴政铉摄;右图:学子体验短剧制作。\大公报实习记者马见颖摄
【大公报讯】实习记者刘秋语、马见颖、温文雅、刘启明重庆报道:在新质生产力驱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浪潮中,短剧以“短而精”的内容形态成为文化传播新载体。日前,参加“重庆行”的香港传媒学子走进重庆麦芽传媒有限公司,实地参观公司运营场景,与负责人了解行业动态,沉浸式体验短剧制作全流程,深入探索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态势。
重庆麦芽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内容创作和科技创新为驱动的综合型数字文化科技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微短剧创作、MCN内容生产、数字行销服务和品牌孵化等领域。
参观过程中,麦芽传媒向学子们展示了短剧制作技术与创新模式,展现数字技术驱动下新质生产力对文化产业的赋能。短剧正撕下“短平快”的旧标签,巧妙地利用自身易于传播、制作成本较低及资讯含量集中等特点,重新塑造出“微而不弱、短而不浅、剧有品质”的创作理念。香港学子们对内地数字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感到惊叹,陈诗琪表示:“这次参访让我深刻体会到数字技术不仅是工具,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催化剂。短剧在现代文化、传统文化与新型技术业态上的探索与融合,为我们重新审视网络文化提供宝贵的借鉴。”
在麦芽传媒的工作间中,学子见到有工作人员的电脑上正在对海外微短剧进行后期制作。麦芽传媒公共事务总监唐会馀在采访中提到,用短剧讲好中国故事,关键在于体现普世价值,尊重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表达。他提到,以中国美食为题材的短剧《The Missing Master Chef》(《消失的厨神》)成功打入海外市场,向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观众展示川菜等中国传统美食文化。
唐会馀还提到,公司此前已与香港的影视制作团队开展合作,将两地文化元素融入品牌定制剧中,实现市场与文化的双赢。未来,公司希望进一步加强与香港在剧情方向和题材共创等领域的合作,推出具有跨地域特色的产品。香港的国际化视野与内地的数字技术优势相结合,必将碰撞出更多火花,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开辟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