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香港传媒学子走进位于潼南区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蔬菜博览中心。\大公报实习记者吴政铉摄;右图:学子现场采摘蔬菜。\大公报实习记者吴政铉摄
近日,2025年“范长江行动”重庆行的香港传媒学子走进位于潼南区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蔬菜博览中心,这里融合科普教育与农业实践,更有供港蔬菜在此种植。学子们通过参观基地、采摘蔬菜、了解蔬果加工产品、品尝蔬菜盛宴等方式,深入了解了潼南特色农业的魅力,增进对内地农业发展的认识。\大公报实习记者 黄彦彰 陈诗琦 周程晨 邱子斌 邓伊鸿
来到潼南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蔬菜博览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蔬菜大棚。满园果蔬飘香,学子见到了色彩缤纷、品类丰富的农作物,亲手触摸并观察了如红板栗南瓜、蛇瓜、番茄树、陀螺茄子、老鼠瓜、航天辣椒等平日难得一见的农作物,感到格外新鲜与好奇。
融合儿童乐园与摄影场景
蔬菜博览中心建于2014年,占地约1万平方米,是集良种展示、科普教育、观光休闲与农业科研于一体的综合型生态农业园。园区以“潼南柠檬”“潼南绿”为代表,构建起百亿级农业产业集群,并以智慧农业推动乡村振兴,展现出农业科技与品牌建设的深度融合。中心还结合儿童乐园、摄影场景等多元空间,让农业不再只是生产,更成为休闲与教育的新场域。
在园区负责人的带领下,学子们亲手采摘了“潼南绿”品牌的茄子、番茄、青瓜等蔬菜。香港传媒学子周程晨表示:“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有趣的农作物,巨人南瓜居然可以达300斤,真的很震撼。在香港,较少接触到这样的农业环境。这次参观不仅让我认识了许多新奇作物,也了解了内地农业科技的发展步伐。潼南的发展不仅是产业的壮大,更展现出乡村振兴与科技创新的结合。”
随后学子们来到园区中的柠檬种植基地。潼南区拥有32万亩柠檬种植面积,形成了琼江流域柠檬产业带。在种植基地,学子们了解到潼南柠檬从种苗培育到标准化种植的全过程,还亲手参与制作柠檬水和柠檬茶。当晚学子们还以新鲜采摘的石斛苗、藏红花苗、田七苗等20余款新鲜蔬菜为晚餐,配以太安鱼、小煎鸡等当地特色美食,品尝了丰盛的蔬菜宴。
“香港是打通世界市场的窗口”
潼南区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刘强表示,当前潼南区的蔬菜已经进入香港市场,在香港知名连锁超市中已经可以购买到,出口的蔬菜中又以白萝卜为主。刘强表示,“涪江附近的土壤对于高质量萝卜的种植相当有利。潼南地区的蔬菜在不久前有参与在香港举行的家乡市集,其产品得到了不少市民认可。”被问及为何选择香港作为远销蔬菜的城市之一,刘强回答道:“因香港执行的是欧标,潼南区当地视香港作为打通世界市场的窗口,虽然本地最大的蔬菜基地一直有在出口俄罗斯以及东南亚等地,但选择香港有助打响当地蔬菜产品的知名度。”刘强亦透露,目前全区蔬菜产量可以超过100万吨,其中9000吨销往香港。
刘强表示当前蔬菜供港的主要困难在于冷链物流方面,希望未来能解决物流昂贵等问题,将价格打下来,让潼南的蔬菜进入香港的街市等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