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019年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李洱获奖作品《应物兄》。
二○○八年,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时将李洱的长篇小说《石榴树上结樱桃》德文版送给中国当礼物,成为媒体一时关注的焦点。李洱的另外两篇长篇小说,《花腔》曾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应物兄》则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这让他成为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作家。
而事实上,李洱却常用“著作等脚”来自嘲。受父亲的影响,他很小就喜欢文学,但正儿八经开始写作,是从华东师范大学大二时才开始。他原名李荣飞,用“李洱”这个笔名,源自于曾写过一部叫《中原》的中篇,这部小说后来寄出去了,但没有收到回音,他也没有留下底稿。小说有某种自传性质,里面有一个人叫李洱,后来经常想起这部小说,就用书中主人公的名字做了笔名。
李洱曾坦陈,他也常感受到写作的困难,没有选好题材,觉得选好题材是最困难的;选好了题材,怎么讲述,用什么方式讲述,又变成了最困难的事。此外,作家写作时经常要面对生活中的残酷地带,面对这些挑战,就需要作家有强悍的人格和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