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金管局:无计划设立坏账银行

2025-07-18 05:01:5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香港银行业信贷风险维持可控

  【大公报讯】据彭博引述知情人士报道,香港部分大型银行已展开初步讨论,旨在探讨设立一间“坏账银行”来吸收不良贷款。不过报道同时指出,有关讨论仍处于非常初步阶段,如要付诸实行,也会面临重大障碍。金管局发表声明澄清,指当局及相关银行均没有计划设立坏账银行,形容“传闻并没有根据”。

  港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健康

  报道引述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说,包括恒生银行和交通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近期曾与咨询公司接洽,就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来处理不良贷款展开初步讨论。其中一个提议方案,是参照内地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的模式,以便银行至少能够收回部分贷款。

  报道又指出,暂时未知该建议方案是否能够获得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支持。

  金管局昨日发表声明指出,金管局无意设立传闻中的“坏账银行”,据金管局了解,“相关银行亦没有此计划”。发言人续说,金管局一直要求银行审慎管理信贷风险。整体而言,香港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健康,信贷风险可控,拨备充足,银行信贷拨备覆盖率超过140%,盈利良好,因此相关传闻并没有根据(The rumour is therefore groundless)。

  恒生银行回复查询时表示,“我们对市场猜测不作任何评论。”而交通银行香港在大公报截稿前未有回复。

  惠誉根据金管局公布的数据推算,估计截至今年3月底,香港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增至250亿美元,占银行贷款总额的2%,是最近20年以来最高水平。报道引述惠誉表示,预计不良贷款比率在今年底或进一步攀升至2.3%,在亚太地区中增幅最大,而且贷款质素在2026年前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渣打上商:港银无迫切需要

  惠誉分析师Savio Fan表示,商业房地产尤其办公室供应过剩,预料相关行业的资产质素仍有恶化压力。不过,考虑到香港银行业有较大缓冲空间,相信风险可控。

  渣打大中华及北亚区高级经济师刘健恒表示,未知消息是否属实,但认为本港银行的坏账率应未夸张到要成立“坏账银行”,认为市场毋须太过忧虑。

  上海商业银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亦说,没有听过相关传闻,又指出本港现时没有迫切需要成立类似内地的不良资产管理公司。

  此外,本港银行现时也有不同方法和渠道处理不良资产。他补充说,本港不少银行的股价近期持续上升,反映不良贷款对银行资产质素的影响未至太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