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善用资源/蔡若莲:新要求合适 精准用公帑

2025-08-01 05:02:0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新措施可鼓励高才子女尽早来港升学,适应本地学制。

  “推出这修订目的不是要减少人才的子女来港读大学,而是让我们资助的学位用得更精准!”教育局局长蔡若莲接受访问时表示,资助专上课程学额和资助申请资格修订,旨在优化教育资源分配,为了让公帑运用更准确,以及避免对本港学生入读资助学额的机会受到影响。

  蔡若莲指出,现行将持受养子女签证学生定义为本地学生的做法维持不变,但部分受养子女未在港居住或学习,却以本地生身份申请教资会资助大学的资助学位,影响公共资源运用准确性与本地家庭子女入学机会,因此有必要调整。

  教育局研究了英国、新加坡等海外地区做法,但更注重贴合香港实际情况。香港中学文凭试为3年课程,蔡若莲指此次调整计划以两年作为相关要求,两年后实施,而如果将居住期要求定在三年,就过于严苛。她表示,这一时间长度能让人才家庭有足够时间为移居香港做准备、安排和规划。

  蔡若莲认为,子女教育虽是人才考虑来港的因素之一,但生活环境、工作机会、事业发展等同样重要。她又提到此次调整不会对吸引人才产生阻碍,而修订不是要减少人才子女来港读大学,亦非针对个别地方或持某类签证来港的人士。

  教育界已做好准备

  有人担心短期内大批人才计划签证受养人湧港,蔡若莲回应,文凭试学生需时间准备,不会因居住要求改变升学路径。为应对调整,教育局已与相关部门、大学联招办事处及招生部门沟通细节,此外,教育局已与教育界沟通,学校已做好准备,欢迎人才子女入学,不担心人数过多难以应对。

  教育局发言人补充,若发现有人递交虚假文书,并非补交学费即可处理,必要时会报警,并根据案情进行法律诉讼。\大公报记者 余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