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听取民意/鼓励尽早来港升学 助建国际教育枢纽

2025-08-01 05:02:0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近年,有不法中介散播误导讯息,向无意来港定居的内地家长推销“考试移民”方案,有违“高才通”吸引人才来港发展的原意,新修订有效堵截相关漏洞,多位政界人士对新措施表示欢迎,认为此举有助更公平分配教育资源,确保公帑运用得宜,并推动本港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立法会议员张欣宇指出,自“考试移民”问题曝光后,不少家长和校长反映忧虑。今年文凭试以外地课程自修生身份报考的人数是2021年的13倍,增加至2500余人,其所占总报考人数比例更创2012年以来新高。张欣宇认为,新政策不仅保障本地学生权益,也能缓解因适龄学童人口下降而带来的收生压力。居港年限要求是保障本地学生公平入学的必要措施,能够筛除短期投机者,并将教育资源集中投放于真正有意扎根香港的家庭。他认同设立过渡期能平衡不同诉求,体现政策人性化。

  杜绝“考试移民” 平衡各方利益

  立法会议员郭玲丽表示,根据《基本法》第136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可在原有教育制度的基础上,自行制定有关教育的发展和改进的政策。她认为本次修订已平衡各方利益,相信新措施可提升人才子女在中小学阶段来港就读的意欲,有助推动香港作为国际教育枢纽及“留学香港”品牌发展。她建议政府加强解说新政策,设立查询渠道,避免产生误会。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主席黄锦良认为,政府适时回应社会关注,新政策能够平衡社会意见,确保学位公平竞争,大量公共资源用得其所。黄锦良强调,政策修订对大部分有意来港发展的家庭影响不大,反而鼓励他们尽早安排子女来港读书,更好适应本地教育环境。他期望,政府提供更多支援,协助新来港学生顺利衔接本地学制。\大公报记者 李慧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