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焦点新闻/奇观,西贡六角柱 游客:震撼!

2025-08-13 05:01:5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西贡六角形石柱群,奇特的地貌引人入胜,游客参观后高呼景观十分震撼。\市民王小姐提供

  香港这个繁荣的国际大都会,不仅具有独特人文风貌,更拥有珍贵的地质资源,当中包括位于西贡的六角形石柱群。这里作为香港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地质遗迹,吸引越来越多游客。不少游客在网络上分享、点赞、推荐,对香港有如此美景大为惊叹,深感震撼。

善用天然资源,推动文旅发展。民建联倡议在香港世界地质公园基础上与内地省份联合申报“中国流纹岩”世界自然遗产,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景点,并呼吁特区政府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游客体验。\大公报记者 义昊、李慧妍、曾敏捷、盛德文

  六角形岩柱是如何形成?原来距今1.4亿年前,地底岩浆和火山活动非常活跃,熔岩伴随炽热的火山灰流喷湧,覆盖地表,形成火山熔岩层。熔岩层在冷却成岩期间,会出现非常规则的收缩现象,也就是今天所见的六角柱状节理。而香港拥有的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的六角形火山岩柱,是世界上覆盖面积最大的地区。

  香港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来。市民袁小姐时常探索本地不同自然美景,日前她在西贡拍摄了壮观的六角形石柱群,在社交媒体引发不少网友关注与讨论。她表示:“没想到在香港这样的国际大都市,竟隐藏如此独特而丰富的自然景观,亲眼所见真的十分震撼。”她补充说,照片上传后,许多人纷纷询问具体位置及前往方式,但由于该地交通不便,较难到达,“希望政府能完善相关配套设施,让更多市民和旅客亲身感受这份大自然的魅力。”

  学生夜游东坝观星:好迷人

  大公报记者昨日在西贡石柱群附近的北潭涌遇上两位中学生,正放暑假的阿甘和阿凡昨日特意结伴步行到东坝观赏流星。望着徐徐在海上升起的明月,两人兴奋地向大公报记者表示,不时会来西贡行山,来了不下十次,今次是第二次行夜山来东坝观流星,今晚的月色特别圆特别靓,“香港有好多好靓嘅山光水色,不但日间的风景好美,夜晚亦好特别、好迷人,非常适合观赏灿烂的星河,海外游客未必知道,希望政府可以加强宣传。”

  事实上,香港在地质保育领域的努力与成就持续得到认同。据资料显示,早于2011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设立中国香港世界地质公园,2015年更名为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2022年10月,西贡早白垩世酸性火成岩柱状节理(六角形石柱群),入选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全球首批100位地质遗产地名录。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李世荣昨日联同港区人大代表黄冰芬、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研究员邢光福及多位地区人士介绍,倡议在香港世界地质公园基础上申报“中国流纹岩”世界自然遗产,打造具国际影响力与本土特色的世界自然遗产典范。

  联手打造“中国流纹岩”遗产地

  沙田区议员杨英瀚认为,若成功将地质公园升级并完善配套,可带动地区经济与旅游业,呼应“无处不旅游”理念。西贡区议员庄元苳建议,在保护区内设立带有3D或AI展览馆的游客中心;亦可设立“中国流纹岩”展馆及流动展览车,鼓励非牟利组织参与运营推广,巡回宣传以普及地质知识。

  李世荣强调,申报意义在于强化国际影响力与城市品牌,促进旅游及知名度提升;推动可持续发展与绿色低碳转型;联合内地多省份打造“中国流纹岩”系列遗产地,实现跨区域协作。他表示,万宜水库东坝近年成为热门旅游点,特区政府正积极优化交通配套,以应对旅客需求。他强调,申报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需在国家部委指导下,推动香港与内地形成协同效应,尤其可结合内地东南沿海流纹岩地貌的研究资源,强化“中国流纹岩”统一品牌的国际认受性。

  市民王小姐是行山爱好者,她赞成将西贡的六角形石柱群申报为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认为对推广香港的独特地貌景观,甚至推动绿色旅游发展都有好处,并可做多些配套。“万宜水库东坝地质步道已经做得不错,护栏、简介都有,但可容纳的人有限,是否可以鼓励业界做多啲?”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