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学子们在道光廿五液体文物博物馆内参观中国古老酿酒工艺。\大公报实习记者邱子斌摄
走进道光廿五液体文物博物馆,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清朝嘉庆年间的木门。光线穿过展柜,在泛黄的“龙票”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是清廷御赐的酿酒特权,清廷御赐的朱红印记里,还凝结着满洲贵族高士林创办“同盛金”烧锅时的初心,学子们在探寻古老酿酒工艺中的中国智慧。“您看这酒海的裱糊手艺,30多层宣纸要一层层用鹿血黏牢,少一步都出不了这独有的陈香。”讲解员的声音中带着温润的笑意。
据介绍,1996年6月酒厂搬迁时,在老作坊偶然发现距地80厘米处有一密穴,穴藏4个木酒海,酒海内藏酒4吨有余,2个保存完好。两年后,经健力士总部认定,当年发掘出土的道光廿五贡酒,以其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窖贮时间最长且可饮用的穴藏白酒,列入健力士世界之最,成为世界上埋藏时间最久且可饮用的“液体文物”。展馆内,国宝级的木酒海静静伫立,鹿血与香油浸润的宣纸内壁,在岁月里凝成琥珀色的包浆,凑近细嗅,还能捕捉到1996年盛夏的惊喜余温。
创新产品 撞出奇妙火花
此外,从与锦州咖啡馆合作推出特色陈香拿铁,到针对“烧烤之城”锦州推出低度数“道光廿五撸串神器”,再到酒香慕斯、蛋糕和巧克力……道光廿五集团总工程师蒋晓煜谈及创新,强调在传统满族酿酒技艺的根基上,要让古老酒香与现代生活撞出了奇妙的火花,只有在传承中创新发展,才能将非遗文化发扬光大。\大公报实习记者 王鑫彤、李晨曦、陈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