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锦州烧烤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公报实习记者马见颖摄
“好东西都是烤出来的!”这句话在锦州烧烤师傅口中代代相传。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国家地标美食,锦州烧烤已成为东北文化的重要符号。在锦州的交流晚宴上,来自香港与渤海大学的学子们,展开一场关于南北饮食文化的碰撞。
据渤海大学的学子介绍,锦州烧烤分为生烤和熟烤,最大的特点是小调料众多,有各种满族大酱。生蒜直接食用的习惯,以及“烧烤不吃蒜,味道减一半”的说法,也让香港学子对东北的饮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还推荐香港学子到凌河夜市,体验烟火气,呼吁“主动加微信打破腼腆”,展现了东北人的热情与直爽。
与新疆的孜然羊肉、淄博的小饼捲串等不同,锦州烧烤另辟蹊径──“万物皆可烤”:鸡架剔得骨缝见肉,烤得焦香再刷甜鹹酱;茄子剖成两半填蒜蓉,烤到软烂还带着锅气;连豆腐皮都要缠上香菜,烤出脆边。它不求串大,却在火候上较真,每样食材都有专属烤法,调料里藏着当地老酱的醇厚,鲜得有层次。这趟旅程不仅尝到了独特的烤味,更摸到了锦州人藏在烟火里的鲜活与热忱,真是实实在在的收获。\大公报实习记者马见颖、许蔚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