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焦点新闻/青海高原蔬菜 直供港人餐桌

2025-08-25 05:02:0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8月以来,青海海东互助县“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进入采摘季。\大公报记者李阳波摄

  “守护香港菜篮子,实现订单式生产,香港市民喜爱什么就种植什么。”盛夏8月,海拔2600米的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互助县“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一片忙碌,采摘、分拣、装箱,以雪山融水“孕育”的高原冷凉蔬菜通过200余项安全检测后,最快24小时跨越逾2000公里直上港人餐桌,体现中央对港关爱。

  青海互助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朱安香告诉大公报记者,虽然每天产量都不小,但仍然供不应求。据了解,西宁曹家堡机场海关与深圳海关合作开辟通关绿道,保障蔬菜直通粤港澳大湾区“零延时”。

  食环署昨日回复《大公报》查询时表示,根据海关总署资料,现时内地约有千多家供港蔬菜备案种植场及200多家供港澳蔬菜生产加工企业,青海省共有34家供港蔬菜备案种植场,所有内地供港蔬菜均按照相同标准检测。\大公报记者 李阳波 易晓彤

  高原冷凉蔬菜又称“高原夏菜”,指适宜在气候冷凉地区种植的蔬菜。青海被公认为是全球四大无公害、超淨区(淨空、淨土、淨水)之一。特别是平均海拔约2600米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年平均气温仅3.4℃,昼夜温差达15℃以上,日照充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为冷凉蔬菜生长提供绝佳条件。朱安香介绍,互助冷凉蔬菜从不施农药,水源大多来自雪山融水,多种优势叠加,在色泽、口感、营养等多项指标遥遥领先。

  品种40多个 去年供应港澳逾4万吨

  青海冷凉蔬菜与香港结缘于2019年,当年,互助县推出“供港澳”冷凉蔬菜基地,至2023年率先实现出境,从2600米的海拔跨越2000公里进入香港。去年,互助县30余种高原冷凉蔬菜亮相青海─香港经贸交流合作推介会,反响热烈,拓宽进入香港市场渠道。目前,互助县供港蔬菜种植增至40多个品种,去年供应港澳逾4万吨,产值1.2亿元(人民币,下同)。

  “我们的红菊苣、甘蓝、紫白菜、四色彩椒、苦菊、生菜、西洋菜、多彩南瓜等特色蔬菜,都受到香港市民的喜爱。”据朱安香介绍,人工采摘的新鲜蔬菜严格按供港标准分拣、包装、低温预冷,逾2000公里全程冷链运输。

  据悉,西宁海关与口岸海关建立监管互助、应急联动配合机制,建立“联系人”制度,全流程跟进解决申报、查验、通关问题,实现冷凉蔬菜汽运48小时供港和“空运+汽运”24小时供港,为香港酒店、食肆和市民提供新鲜食材。

  去年,西宁海关成立工作专班,牵头破解冷凉蔬菜出口产业溯源体系不健全等25项堵点难点问题,并对供港澳蔬菜开展200余项农残和污染物项目监测。西宁曹家堡机场海关与深圳海关建立联系配合机制,开辟通关绿道,保障蔬菜直通粤港澳大湾区“零延时”。

  用好港认证优势 出口全球市场

  “今年1月,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组成内地对港保供工作代表团赴港,围绕内地对港农产品‘充足、安全、稳定’供应开展考察调研与指导,并就2025年对港农产品稳定优质供应工作提出具体要求。香港合作方曾多次表示,供港农副产品的稳定、安全体现中央对香港的关怀。”青海省商务厅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多次组织省内冷凉蔬菜种植和销售企业前往深圳、东莞、珠海三地,学习借鉴供港蔬菜种植、口岸通关、零售运营及仓储管理等成熟经验,精心守护好香港市民“菜园子”。

  据悉,前不久香港STC(香港标准及检定中心)青海实验室在青海西宁揭牌成立,互助供港蔬菜生产供应基地正开展香港STC认证工作,未来有望借港优势走向更多的国家和地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