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个成功的展览,可为本港带来直接和无形的效益。
【大公报讯】在美国关税战威胁下,很多企业都透过参加展览来寻找新商机,而在特区政府大力支援下,香港展览业正全面复苏中,且展览业拉动物流、酒店、饮食、零售、工程等行业的生意,料每年为香港经济贡献586亿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2.1%,创造约7.7万个全职职位,成为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业界人士表示,展览业对拉动经济发挥重大作用,冀特区政府能在2026至2027年度,继续拨款5亿元推出“定期展览奖励计划3.0”,并指邻近地区都推出类似计划,挑战香港展览之都的地位,故计划3.0有助增强业界竞争力。
海外参展商人均消费超旅客
从事展览业四十年的COMASIA董事李志生向《大公报》表示,展览业是一场零和游戏,若一个展览在港成功举行,其他地区的同类展览的空间便大减,必须时刻思考如何保持优势。“新加坡及曼谷推出类似香港的奖励计划,要挑战香港作为亚洲展览之都的地位,故香港要保持警惕性,才能力保不失。”
李志生表示,一个成功的展览可带来直接和无形的效益。首先,展览将带动酒店、零售、工程,及餐饮业生意,又吸引高消费人士来港。调查显示,每位海外参展人士平均逗留3.85天,每人平均消费高达14900元,消费远高于一般旅客,正好说明为何展览业是各地兵家必争之行业。
无形效益的影响更大,他指出,每位海外来港人士均是香港最佳的大使,他们会将香港的所见所闻,在朋友圈分享。“很多海外人士回国家后,均大赞香港交通便利、配套周全、治安良好、待客友善,更重要的是商机处处,让人留下良好印象,成为说好香港故事的活招牌。”
从事多项消费展的展览集团主席王学谱表示,该公司的多项展览均吸引大批人入场,以香港猫迷博览会为例,吸引许多内地人来港,且消费额不菲,证明出色的展览既可留住市民在港消费,更可吸引内地人士来港消费。他指出,参加奖励计划的公司,会将大部分资源用于向参展商提供租金和住宿优惠、加大香港及海外宣传,及向重要买家提供住宿赞助,且成效理想,故很多业界都希望计划将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