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乐岭都汇简介
本港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政府鼓励居家安老,香港房屋协会在粉岭的专用安置屋邨“乐岭都汇”,首次将长者屋与出租及资助出售房屋综合发展,并引入多项长者友善设计,包括在公共通道减少楼梯及门槛、在单位内设置网络支援使用“智能乐龄紧急支援系统”等,成为全港首个获“长者友善楼宇”认证的项目。
房协行政总裁兼执行总干事陈钦勉日前接受《大公报》专访,指出引入长者友善设计是大势所趋,发展成本虽然会增加,但有助项目增值。他预告房协正研究在日后的资助出售房屋,将加入“可改动设计”等居家安老设计。\大公报记者 曾敏捷(文) 林少权(图)
政府早前公布长者友善楼宇设计方案,并推出“长者友善楼宇”认证计划。陈钦勉接受《大公报》专访时率先透露,房协位于粉岭百和路的专用安置屋邨“乐岭都汇”,已成功通过评估,成为全港首个获“长者友善楼宇”认证项目。
陈钦勉表示,“乐岭都汇”提供15项长者友善设施,超出认证计划要求的最少符合10项作业范例,包括在升降机设有座位、所有单位洗手间均采用防滑地板、在户外休憩空间提供足够座椅等(详见列表),长者友善设计元素涵盖项目内不同类别的房屋,其中长者屋“盛颐居”更配备升级版的长者友善设施(见另稿)。
陈钦勉:成本略增 但有助项目增值
陈钦勉透露,“乐岭都汇”引入长者友善设计,发展成本略有增加,但形容对整个项目“不算什么”,“增加扶手、加阔走廊、加强色系标签等,都不是高难度的设计,投入最多的未必是成本,而是心思。”
政府公布的长者友善楼宇设计方案,提出16项强制设计规定以及多项鼓励性设计,陈钦勉认为,加阔入口、走廊等强制规定,落实执行并不难,但需要在设计规划阶段就纳入考虑,而部分鼓励性设计可获纳入楼面豁免计算,相信对发展商有足够吸引力,有助推动政策。
陈钦勉认为,面对人口老化,要满足长者住屋需要,不能单靠发展专为长者设计的房屋,而是要在不同类别的楼宇推广长者友善设计。他透露,房协正研究在日后的资助出售房屋项目,加入更多长者友善设计,包括加入“可改动设计”和进一步采用通达设计,让住户可随年纪增长或身体状况需要,灵活改动空间配置。
“目前资助出售房屋的买家大多是年轻家庭,但这些家庭未来几十年可能会继续住在这里,若要推广‘居家安老’,我们要在设计阶段就加入长者友善设计。”陈钦勉说,相信引入长者友善设计是大势所趋,满足社会需要之余,亦有助为项目增值。
除了长者友善设计外,“乐岭都汇”亦引入多项智慧物业管理安排,包括专为屋邨设计了手机应用程式SuperApp,方便居民接通不同屋苑服务,例如接收屋苑最新通告、预约会所设施、登记访客出入等;当屋邨的商场启用后,居民亦可透过程式获得最新购物资讯,甚至消费优惠等。
与初创合作 研发人工智慧助理
房协亦与初创企业合作,研发了人工智慧助理Billie,前线人员巡楼时,若发现有设施需维修,只需影相、语音输入,程式便可生成文字及图片报告,管理人员可同步看到报告及安排维修,有助加快维修流程及节省处理文书工作的时间。
陈钦勉表示,“乐岭都汇”是同一项目发展不同类型房屋的新尝试,目标是推动跨代共融社区及智慧社区建设,房协乐于与业界分享落实长者友善设计经验,智慧物管措施亦会分阶段扩展至适合的新建及现有房协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