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观众参观“艺术心.家国情:红线女艺术印记图片展”。\大公报记者颜琨摄
“她的生命属于艺术,她的艺术属于人民”,粤剧大师红线女以跨越时代、独树一帜的歌喉唱响时代精神。抗日战争时期,她加入马师曾的抗战剧团参与救国行动。抗战胜利后,她继续怀抱家国情,全身奉献祖国。今年正值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亦适逢红线女诞辰百周年,“艺术心.家国情:红线女艺术印记图片展”日前在香港文化博物馆开幕,引领观众在百馀张珍贵相片中品味红线女的多彩人生。\大公报记者 颜 琨
今次展览将红线女艺术人生的重要节点呈现于观众眼前,照片以“粤剧之家”“舞台剪影”“影坛姿采”“刊物封面及唱片”“两地心牵故人情”“报章简报”“献身祖国.传承艺术”“丰盛人生”“广州故居”等主题划分,其中不乏画报封面、影视剧照、电影海报及珍贵生活照,吸引观众驻足欣赏。
阮兆辉忆合作点滴
“红线女诞辰百周年座谈会”上,粤剧名伶阮兆辉忆述童年曾参演多部红线女电影,并现场分享了与红线女合作拍摄《西厢记》的细节。“这是‘女姐’在香港的最后一部电影作品,拍摄了通宵,天亮之后就返回广州了。”
谈及多年后合作的《李香君》,阮兆辉表示,几十年间各有各忙没有联络,想不到多年后还能获对方邀请合演。“我很感恩也很荣幸可以参与到一部经典作品之中,拍摄之前我也有一些顾虑,担心‘女姐’不一定会接受我的保守,但最终顺利完成。”
红线女的入室弟子、红腔传承人郭凤女回忆与红线女在广州粤剧团一起工作生活的6年,她觉得红线女是严师慈母,自己现在有一定的成绩也全靠师傅所赐。现场,郭凤女分享了与师父红线女最后的相处时刻。她表示,“临走的前一日,她仍到艺术中心跟小朋友上堂到夜深,我见她倦了又手冻,就问她要不要买点心吃,师父仍笑我体形胖只挂住吃,想不到第二天下午就收到她离开的消息。师父一生都为粤剧作出无私奉献,我希望可以将‘女姐’的艺术传承下去。”
青年演员林颖施亦有幸得红线女亲自指点。她表示在与红线女老师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得到艺术上的指导,还有对家国情怀的理解。“例如四大美人之一的《昭君出塞》,在饰演昭君时,老师就对我说你要有那种大无畏的精神。”
现场,红线女之子马鼎盛亦与观众分享家庭轶事,提到母亲为粤剧投入全部精力,甚至无暇照顾子女,并透露父母因合作生情,最终走在一起的经过。他敬佩父母在国家最需要时毅然回到内地,坚持艺术与爱国情怀。
除了香港文化博物馆的展览,香港电台第五台“戏曲天地”亦播出广播专辑“百载相思记红豆”,通过访问马鼎盛、南红、欧凯明等各界别专家,回顾红线女的艺术历程及对戏曲传承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