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焦点新闻/全球创新指数香港排名跃升 金融+创科显优势 信贷指标高踞第一

2025-09-17 05:02:0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创新指数香港表现突出分项排名

  特区政府近年致力促进创新科技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香港的创新能力获国际肯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表的报告显示,香港《全球创新指数》在全球139个经济体中排名由去年第18位,上升至第15位,在亚洲区保持第5位。香港在多个分项表现突出,例如在支持创新的优势中,香港在“信贷”分项高踞全球第1位。

  商界人士表示,排名上升印证特区政府创新政策方向正确,只要政策持之以恒,同时加强与内地创科产业合作,将推动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为国家和香港经济作出更大贡献。\大公报记者 李永青 黄裕庆 蒋去悄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每年发布《全球创新指数》,评估各个国家与地区在创新能力与成果表现。中国香港以总分51.5,全球排名升至第15位,为2018年以来最高,而在亚洲区排名仅次中国内地、新加坡、韩国及日本。

  创新投入、创新产出表现突出

  在《全球创新指数》下的两个副指数中,香港在“创新投入”排名上升至全球第8位,在“创新产出”排名跃升9级至第22位。其中,“创新投入”五个支柱的得分均高于高收入经济体的平均值,当中“市场成熟度”排全球第2位,“制度”排全球第8位。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香港在多个分项表现突出,例如在支持创新的优势中,香港在“信贷”高踞全球第1位,并在多个领域跻身全球前十名,包括“高等教育”(第3位)、“知识的吸收”(第5位)、“信息通信技术”(第6位)、“制度环境”(第9位)和“投资”(第9位)。数据也显示,香港的研发总开支和研究人员数目持续上升。

  排名显示特区政府推动“金融+创科”相互促进的发展策略,是正确的方向。善用香港全链条的筹融资功能优势,加上港投公司作为“耐心资本”,更好引导和杠杆市场力量加快创科的发展和突破。特区政府大力推广香港“一国两制”下包容多元的文化、顶尖的高等院校和国际大都会的生活环境,让香港更好集聚国际高端人才,支持基础科研、成果转化。

  厂商会会长卢金荣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排名上升证明创科发展的政策方向正确,特别是在2022年推出了《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有助推动科研的上、中、下游协同发展。再者,香港锁定几个重点发展的创科范畴,包括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医药科技、金融科技等都是香港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再配上政府大量资金投入及人才计划,并与内地创科界深度融合,只要持之以恒,香港有望成为国际创科中心,为国家和香港经济作出重大贡献。

  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陈凤翔向《大公报》表示,香港拥有资金自由流动、法律透明度、完备金融市场、聚集国际资本等独特优势,在“金融+科创”上提供重要支持。他认为,香港能够吸引全球风投机构聚集,为大湾区乃至全国科创企业,提供“从早期融资到上市退出”的全链条资本服务。

  学者倡深化大湾区科研合作

  陈凤翔认为,创新的核心不仅是专利、论文数量等科研产出,更要重视市场化转化效率。风险资本是连接“科研端”与“市场端”的关键纽带:它能为初创科技企业提供早期融资、分担创新风险,加速技术从实验室到商业化的进程。他建议深化大湾区的“科研+资本”协同,例如可更紧密对接深圳的“硬科技产业集群”(如华为、腾讯的技术需求)、广州的“科研论文产出优势”,用资本将三地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市场产品,巩固“深港穗创新集群”的全球领先地位。

  金融界立法会议员陈振英向《大公报》表示,香港近年积极推动金融市场改革,尤其在创新产业融资方面取得良好进展,例如港交所为“特专科企”引入的“科企专线”IPO申请机制,正是让科企更好地筹集资本的例子,造就香港在“信贷”评分取得全球首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