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特区政府持续推进金融科技的发展。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施政报告指出,金管局会继续推进Ensemble项目,包括推动商业银行推出代币化存款和推动真实代币化资产交易,例如用代币化存款结算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以及协助特区政府将代币化债券发行恒常化,并通过监管沙盒鼓励银行加强风险管理。
李家超续说,特区政府正落实稳定币发行人制度,并就数字资产交易及托管服务的发牌制度制订立法建议,证监会亦正研究在充分保障投资者的前提下,扩展可提供予专业投资者的数字资产产品和服务的类型;同时加强国际税务合作,打击跨境逃税。证监会亦透过引入自动化汇报和数据监测工具,构建香港数字资产的风险防线。
香港银行公会主席禤惠仪表示,香港银行业一直积极参与监管机构各类金融科技和数字资产沙盒和试验计划,推动负责任地应用人工智能,以至资产代币化及数字货币等领域的发展。银行公会期待当局为数字资产交易及托管服务订立发牌制度,完善香港数字资产生态圈的建设,促进香港成为全球数字资产枢纽。
标准普尔金融机构评级分析师Michael Huang表示,中期而言,香港的稳定币发行人制度主要用于提升支付(尤其跨境支付)便利,对银行业带来的机遇,包括增加利息收入、为稳定币提供托管服务,以及跨境财富管理业务相关的收入等。
加强大湾区碳市场试点合作
绿色可持续金融发展方面,施政报告指港交所在2022年推出的国际碳交易平台Core Climate,是全球唯一以港元及人民币结算的自愿碳信用交易平台。未来会加强与大湾区碳市场的试点合作,试验跨境交易结算路径,共建区内碳市场生态圈。
此外,特区政府亦会联同内地相关监管部门和机构,研究国家参与国际碳市场的相关事宜,包括设定自愿碳信用标准和方法,以及碳减排量的登记、交易、结算等。
香港绿色金融协会主席兼会长马骏表示,施政报告特别提到香港参与国际碳市场,可为香港在自愿碳市场的国际合作中发挥更积极的角色。马骏表示,全球迫切需要国际之间加强合作,以提升自愿碳市场标准在不同司法区域之间的互操作性,提升碳信用的质量和透明度,并根据《巴黎协定》第6条机制促进跨境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