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水贝黄金城 年销千亿元
买黄金就像“买白菜”!当伦敦现货金价在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冲破4000美元/盎司高位时,内地最大黄金珠宝集散地、深圳水贝黄金市场人声鼎沸。中秋当天,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挤满顾客,计数机的哒哒声与顾客们的议价声交织。在这里,每克黄金比品牌店低200多元(人民币,下同)的价格优势,吸引看好黄金前景的“淘金客”入货。
鲜为人知的是,年销售额1200亿元(人民币,下同)、占全国七成黄金交易份额的“中国宝都”水贝,40多年前只是深圳罗湖区一个小村落,其蜕变始于香港珠宝商北上的脚步。专家向大公报记者表示,深港可优势互补,齐头并进,推动水贝黄金产业向金融化、国际化升级。\大公报记者 李昌鸿深圳报道
中国黄金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黄金消费量为505.2吨;金条及金币264.242吨,同比增长23.69%。协会称,地缘冲突加剧与经济不确定性使黄金避险保值功能进一步凸显,民间金条和金币投资需求大幅度增长。国庆期间,金价几乎每天创新高。美国政府“停摆”触发市场避险情绪,高盛将2026年12月黄金价格预期上调至每盎司4900美元。10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最新数据,9月再增持4万盎司黄金。当天亚洲交易时段,金价一度触及每盎司4000美元整数关口,为历史上首次。
内地民间黄金投资需求急升
业界指出,从地域分布数据看,广东、江苏、浙江稳居黄金消费前三甲,广东因“婚嫁无金不成婚”的传统稳居榜首。藏富于民,黄金受捧。多重因素叠加,避险情绪高涨,进一步拉动内地民间黄金投资需求,以水贝为代表的珠三角“首饰金”炙手可热。
去年,深圳黄金珠宝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564.58亿元,水贝创造逾1200亿元营收。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秘书长张文扬向大公报记者表示,经过20多年发展,水贝已集聚20个专业市场、数千家企业,7万从业人员覆盖设计、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这里既有周大福、周大生等品牌展厅,也有百泰珠宝、峰汇珠宝等制造龙头,从金粒到成品首饰,实现‘一站式’生产。”
港商深圳设厂 播下“黄金种子”
水贝村已有600多年历史,水贝“淘金热”可追溯至1981年:改革开放春风吹遍深圳,香港诚志高珠宝有限公司带着设备与订单,在水贝建起深圳东方首饰来料加工厂,成为水贝首家专业珠宝企业。彼时,香港已是亚洲珠宝重镇,深圳“三来一补”政策提供低成本厂房与劳动力,成为港商转移加工宝地。随着深圳东方首饰来料加工厂落地,带动更多香港珠宝商涌入水贝等地设厂,既带来设备和订单,也引进标准化生产流程。
政策助力,如鱼得水。张文扬表示,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在深圳试点“黄金寄售”业务,水贝获关键政策优势;2003至2004年,深圳市政府支持建立水贝珠宝产业集聚基地,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开业,水贝从“集散地”迈向“标准地”。
深港联手 水贝黄金产业国际化
在深圳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开店的深圳市金艺彩珠宝有限公司创始人黄基千表示:“大量港资珠宝企业在水贝等地设厂,培育切割、设计、加工和销售等技术人才。我2004年在深圳一家港资工厂学习4年技术,2008年创业,从事钻石和其他宝石镶嵌的生意,一年销售额数千万元,三成订单来自香港。”
深港联手,互促发展。对于水贝未来发展,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建议,应聚焦深港黄金市场联动,以香港国际黄金交易中心建设为契机,推动水贝黄金产业向金融化、国际化升级。可探索设立黄金特色银行,开展黄金借贷、黄金回存等业务,鼓励深港两地金融机构开发与黄金及其衍生品挂钩的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