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金价走势/资金避险 黄金牛市或长达5年

2025-10-20 05:01:5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金价突破4000美元后持续向上。圆图:Carsten Menke表示,对黄金持长期“正面”展望。

  国际金价本月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关口,年初至今累升逾五成,其间屡创历史新高。多间大行认为,在美国减息周期开启、美元走弱及央行增持黄金的背景下,金价中长线仍有上行动能,惟短线或出现整固。

  瑞士宝盛新世纪思维研究主管Carsten Menke接受《大公报》记者查询时指,金价大幅回调机会极低,而较可能出现的是投机者“疲态”,即价格已大致反映利好因素,而近期升势或显“过急过多”。不过,由于当前基本面仍对黄金有利,这种疲态料不至于引发真正的回调,仅会带来短暂调整。对于是次升势能持续多久,Carsten Menke表示,依据该行分析,假设黄金配置比例维持在全球平均水准20%至25%,此轮增持势头或将维持3至5年。故重申对黄金的长期“正面”展望,并将3个月及12个月目标价分别上调至每盎司4150美元及4500美元。

  多家大行也看好后市,当中美国银行尤为乐观,认为尽管金价短期有调整风险,但预期明年有进一步上升空间,2026年峰值目标上调至每盎司5000美元,全年平均价预测为每盎司4400美元。该行分析师Michael Hartnett于报告中指出,在过去四轮牛市中,金价平均上涨约300%,周期为43个月,意味金价明年春天最乐观或将达到6000美元。

  美银料明年初见6000美元

  需求侧方面,惠理基金ETF业务高级策略师赵善德分析称,在地缘政治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央行的结构性需求为金价发挥正面的支撑作用。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例,已连续11个月购入黄金,而因中国比其他已发展国家黄金储备占比仍较低,反映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会继续其战略购买行为。近月黄金ETF资金流大幅增加,则反映出机构和散户参与的协同效应,当中,央行等机构投资需求亦是黄金创纪录上升的主要催化剂。而鉴于现时美股的估值偏高、潜在的AI泡沫及美国的债务压力等因素,驱动投资者增持黄金在投资组合的配置以对冲系统性风险。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