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上至下)Ilnur扎根香港,数年前已取得了香港永久居民身份。他表示一定会去投票,选出他心目中能干的议员。Ilnur在港任职英文教师,十分欣赏香港的多元文化。香港作为一个多元共融的国际城市,每一个族群皆有展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在香港这个国际化大都市,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在此停留落脚,甚至扎根。对来自俄罗斯喀山的Ilnur Minakhmetov而言,香港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更成为他认定的“家”。
“香港是我家,爱护靠大家。”Ilnur自2012年起定居香港,在中学教授英文,数年前取得了香港永久居民身份,上届的立法会选举他也有投票。他认为,选举不只是本地人的事,凡是拥有投票权的居民,都应该履行责任,积极参与,用选票表达意见。今年12月7日立法会选举,他说一定会去投票,他透过社交平台鼓励其他合资格选民一起行动起来,关心社区、关心家园、共同塑造更美好的未来。\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 孙婧楠
Ilnur原本只是希望尝试在海外教授语言,拓展视野,却在与香港学生的互动中找到了教育的真正意义,也在这座城市的日常中,逐步建立起“家”一样的归属感。从课堂到社区,从学校到各类活动,他不但教书,更以实际行动参与这座城市的建设。
Ilnur涉猎香港各种社会议题,每年施政报告出炉,他总会细读内容,并会被邀请在本地电台或报章媒体上发表对教育政策、社会发展甚至多元文化议题的看法。他相信,一个教育者不只是传授知识的人,更应该是社会思考的一部分,是推动改变的力量。
“让更多人看见香港的活力,让世界看到这座城市最真实一面”
艺术展览、文化讲座、社区论坛、慈善晚宴……Ilnur的身影经常出现。无论何种形式,只要与香港发展、多元文化有关,他总是热情参与。更特别的是,他擅长运用社群媒体记录自己的生活,每天在Instagram发布十数则限时动态,图文并茂地呈现他参与过的活动、关注的议题与个人的思考。他说,希望让更多人看见香港的多样性与活力,让世界看到这座城市最真实的一面。
这段留港旅程并非一帆风顺。语言不通、文化差异、生活节奏的冲击,曾经让他迷惘,一度怀疑过自己的选择。但他没有退缩,而是选择融入,即使不会讲广东话,他仍然用肢体语言主动与本地人交流、理解香港的历史与文化。他明白,真正的融入不是表面上的适应,而是内心的认同。
选择融入,令他从来不将自己视为外人。Ilnur说,自己不是“在香港生活的外国人”,而是“香港社群的一分子”。他积极推动本地多元文化共融,关心可持续发展、艺术与教育的未来,也鼓励更多外籍人士参与本地公共事务。他相信,只有大家都愿意投入选举活动,香港才能成为一个更公平、更包容、更具活力的国际大都会。
“若想你的意见被听到,就要去选择谁将代表你”
Ilnur数年前取得了香港永久居民身份,上届的立法会选举他也有投票。他表示,今年一样会履行公民义务去投票,更呼吁市民积极参与。他认为投票十分重要:“若你想要你的意见被听到,就要去选择谁将代表你。”
Ilnur认为,立法会所有议题都与市民密切相关,作为教师,教育就是他最关注的议题。他表示,他和其他在港的外籍人士一样,十分关心香港发生的事情。他认为,香港已经完善了选举制度,立法会在新选制下,有更广泛代表性,值得支持。
Ilnur的故事,是一个关于选择与坚持的故事。他选择离开熟悉的家乡,来到语言文化截然不同的地方;他坚持在教育岗位上燃烧热情,同时不断寻找与城市对话的方式。他用自己的方式,一点一滴,在香港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足迹,他说:“我不是在这里短暂停留的人,这里,是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