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李海强表示,内地中小企以香港为平台拓展海外市场,可得到更佳的配套和支援。\大公报记者蔡文豪摄
【大公报讯】大湾区内地企业的“出海”需求持续,最近一两年以中小企的需求比较强劲。有见中小企的需求与大型企业有差异,渣打银行于今年6月推出名为“企业出海管家”的新服务,为出海中小企提供一站式服务。渣打也计划年底前在大湾区内开设首家财富管理中心,为高资产淨值个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
特区政府筹组“内地企业出海专班”,协助内地企业以香港为平台拓展海外市场,渣打银行是成员机构之一。渣打大湾区行政总裁李海强表示,集团在中国、东盟、中东以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设有网点,期望能发挥渣打独特的国际网络,发挥香港“超级联系人”角色,协助内地企业以香港作为拓展海外市场的平台。
除了香港和澳门,渣打现时在深圳、广州、珠海、佛山等四个大湾区内地城市都设有网点。李海强表示,今年看到“中小企出海的需求相对比较强劲”。从渣打本身的业务表现看,在今年首三季,渣打大湾区中小企客户及个人高端客群新客(New To Bank)均录得增长,当中大湾区内地跨境全新个人高端客户(AUM在100万港元或以上,优先理财或以上级别)的增幅达40%,他期望未来“继续录得双位数增长”。
内地中小企不但数量庞大,其规模亦较香港常见的中小企大得多。李海强说,内地不少中小企都已在A股上市,平均每年营业额介乎1亿元至100亿元(人民币,下同);部分中型企业的每年平均销售额也达100亿元。
尽管如此,内地中小企在拓展海外市场时,仍会遇到不同困难与挑战。渣打推出的“企业出海管家”服务,旨在与专业伙伴合作,例如来自会计、税务、升学、就业等界别的专业人士,为出海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这些服务涵盖企业在出海前、中、后期的一系列需要,“其实已经跳出了传统的金融服务范畴”。
渣打集团的业务网络遍布全球50多个市场,其接通全球多个贸易走廊的国际网络,是竞争优势之一。一直以来,渣打都透过Corridor Banker来协助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李海强解释,Corridor Banker主要服务出海的大型中国企业,而“企业出海管家”则是因应出海中小企的需要而设立,无论对渣打还是业界而言,也是比较新颖的尝试。
年底在湾区设财管中心
大湾区是内地市场上财富快速增长的城市群,因应区内高资产淨值人士对财富管理有殷切需求,李海强透露,渣打将于年底前在大湾区内开设首家财富管理中心,明年或再增设一、两家,惟要视乎实际需要而定。初步的选址考虑是深圳和广州。
在大湾区范围以外,渣打已于内地北京、上海、杭州设有优先私人理财中心,为高端客户提供各项理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