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告别财赤/德勤料本财年库房扭亏 盈余156亿

2025-11-18 05:02:0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由于特区政府的谨慎及具前瞻性的财政管理渐见成效,库房收支有望转亏为盈。

  受惠港股交投畅旺,今年首10个月日均成交达2582亿元,带动印花税收入激增。德勤预计今个财政年度(2025/26年度)特区政府财政将录得156亿元盈余。特区政府在2021/22年度录得盈余后,已有连续3个财政年度出现赤字,随着特区政府谨慎及具前瞻性的财政管理渐见成效,今年终迎来曙光。\大公报记者 麦晋玮

  香港经济持续向好,上季本地生产总值(GDP)增长3.8%,表现为近两年最佳,特区政府亦上调全年预测至3.2%。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日前在网志中表示,明年香港经济可望继续增长,内地以至亚洲整体经济将继续是重要引擎,将支持香港的出口表现。学者指出,随着本港经济持续向好,市场保持高景气度,将带动特区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德勤表示,受惠于较高印花税收入及投资回报,加上上半年发债收入增加等原因,今年4月至9月期间特区政府的赤字为1032亿元,对比上一个年度同期的2260亿元赤字,大幅减少。该行预计今个财年会大致上能达到收支平衡,更有望录得约156亿元盈余,财政储备截至2026年3月底预计可达6699亿元。

  德勤中国香港财政预算案小组主管合伙人尹佩仪表示,虽然本财年特区政府只售出一幅地皮,卖地收入仅逾10亿元,但股市畅旺带动印花税大增,计及特区政府其他营运、经济增长带动税收增加等因素,抵销了卖地收入减少的不利因素。此外,德勤中国香港税务与商务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刘明扬亦指出,特区政府“做大个饼”之下,倍数效应或骨牌效应推动整体经济向上,自然亦会带动薪俸税、利得税等各项税收增长。

  就2026/27年度《财政预算案》,德勤建议,特区政府可为赴港双重上市企业设立“安全港”经济实质安排,只要相关公司在香港的开支达标,包括上市费用、支付给本地服务提供者的专业费用、办公室租金等,即可获利得税豁免,从而减少税务不确定性,吸引更多海外企业来港双重上市。

  倡优化制度 吸企业来港上市

  事实上,不少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也有回流香港上市的意向,但据统计,目前300至400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只有逾10%已回流香港双重上市。而且A股目前有逾5000家公司,但来港“A+H”上市也只有很小部分。若特区政府能优化上市制度,吸引更多企业来港上市,将会对税收属正面影响。

  此外,在发展北部都会区作为香港增长的新引擎方面,德勤建议向在北都投资的企业提供最多50%的投资税务抵免(Investment Credit),以及现金资助,以鼓励企业在北部都会区落户和投资。同时建议特区政府可考虑与内地税务机关合作,为河套合作区制定专属的税务制度,并将本港的税务优惠扩展至河套合作区的深圳区域。

  在维护香港作为区域资产及财富管理中心的竞争优势方面,德勤认为,对符合条件的基金管理人,可以把利得税税率降低至8.25%,并为符合条件的持牌数字资产市场参与者提供优惠税制。此外,对于符合条件的单一家族办公室,特区政府也可以给予优惠的税收待遇。

  学者:国家支持 港经济发展更好

  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陈凤翔向《大公报》表示,特区政府近年的政策明显开始看到成效,今年能有望录得财政盈余,国家的政策支持也十分重要,这包括放宽更多内地游客来港,以及让更多优质内地企业来港上市,这不只让金融市场的气氛改善,整个经济环境也在好转,相信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明年香港的经济会发展得更好。

  恒生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梁剑平也认为,今年来港游客数量明显增加,而且股市的交投也十分畅旺,加上特区政府抢人才、抢企业的政策已见成效,吸纳更多人才来香港能推动经济良好发展,楼市也开始看到回稳迹象,种种因素带动特区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预计明年香港经济有望进一步好转。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