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新闻综述/重温《“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 不忘初衷坚定自信 实现好香港优质民主

2025-11-18 05:02:1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国务院新闻办于2021年12月20日发表《“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右图:香港完善选制实现良政善治,在12月7日投票,对推动香港发展、保障民生福祉有关键作用。

  距离12月7日第八届立法会选举投票日还有19天。连日来,特区政府率先积极动员并呼吁选民踊跃投票,各候选人与竞选团队全力开展竞选活动,社会各界广泛响应,选举气氛持续升温。

  选举正在成为香港舆论的最大焦点。《大公报》17日全文刊发国务院新闻办2021年12月发表的《“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并发表题为《选好立法会 实现好发展好香港优质民主》的社评文章,引发社会热烈反响,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网站,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网站昨日转载该文章。

  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通过社交媒体发文回应指出,“白皮书的重温和社评文章,让我们全面回顾香港特区民主发展的不平凡之路,以及深刻理解中央的原则立场。这对我们做好第八届立法会选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

  值此第八届立法会选举之际,回顾一下本港的民主发展之路,具有很强的现实和深远意义。事实上,中央政府一直坚定支持香港特区民主向前发展。

  2021年12月20日,在第七届立法会选举圆满结束的第二天,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深刻回答了“香港的民主从哪里来”“谁是香港民主真正的创立者”“香港需要怎样的民主制度”等根本性问题。

  “过去四年新选举制度的成功实践,让我们成功探索出具有香港特色的民主制度。”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发文回应表示,重温《“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为新一届立法会选举奠定了坚实的法理基础,让我们充分认识新选举制度对实现良政善治和推动香港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确保办好新一届立法会选举对推动香港发展、为市民谋福祉,乃至“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的重要影响。

  英国殖民统治下

  香港没有民主可言

  李家超指出,此次选举中,候选人积极以政纲论高低,以能力决胜负,以形象争认同。从竞选街站到比拼政纲,再到选举论坛,各候选人及其团队相互展开公平的充分的良性竞争,树立良好选举文化。特区政府带头动员和呼吁选民投票,并提出各项便利投票措施,多个主要商会和企业也相继推出鼓励措施。每个环节都展现出优质民主应有的特征,充分实践了白皮书所指出的选举初衷和意义,也体现了中央对香港高质量立法会选举、高质量民主发展的期望和要求。

  香港的民主制度绝非自然而然出现的,更不是什么“港英遗产”。香港回归祖国后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中央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有序发展民主。香港在英国殖民统治下没有民主可言。英国直接委任总督代表英国管治香港,从未征询港人意见。港英当局对华人实行“华洋分治”,华人长期被排斥在港英当局管治架构之外,不能参政议政。

  “我年轻时,所有立法局议员都是港英当局委任,在回归前的一百多年,香港没有民主、没有选举。”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黄玉山表示,直到回归前,为了阻碍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并实行有效管治,延续英国对香港回归后的政治影响,英国政府才急速推进所谓“政制改革”,为香港回归祖国后的民主发展埋下祸根。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宪法学讲座教授陈弘毅指出,当时所有的权力集中于港督一身,直到《中英联合声明》发表,确定中国政府将收回香港后,英国政府才开始大幅改变香港原有的政治制度,试图主导香港的政改,决定1997年后香港的政治模式。末任总督彭定康更违反《中英联合声明》、违反与基本法相衔接的原则、违反中英双方已经达成的协议和谅解,抛出所谓的“政改方案”。

  “当时的政府完全不理民主,市民没有反映诉求或意见的渠道。直到中国对香港正式恢复行使主权,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才正式开启了香港民主的新纪元。”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谭耀宗说。

  回归后,宪法和基本法赋予中央政府建立和发展香港特区民主制度的宪制权力和责任,中央政府坚定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主向前发展。然而反中乱港势力却一再阻挠香港循序渐进发展民主。他们罔顾民意,在立法会两次否决特别行政区政府提出的扩大民主成分的选举方案。如果没有他们的阻挠破坏,香港原本可以在2017年实现行政长官普选、2020年实现立法会全部议员普选。

  中央政府坚定支持

  香港民主向前发展

  “香港民主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央政府坚定不移地推动香港的民主发展。”黄玉山强调,中央政府在香港民主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是创造者和推动者。中央政府希望香港的民主发展能够顺利进行,尽管受到企图破坏香港民主的外部势力和反中乱港分子的影响,但中央对香港民主支持是一如既往的。

  陈弘毅指出,基本法第45条和第68条规定,行政长官和立法会的产生办法根据香港特区的实际情况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而规定。这为香港民主发展指明了方向。回归后,中央从民主理念出发,提出多项举措,意在推动香港民主发展,包括已经明确实现“双普选”的时间表。可惜,2014年政改方案最终被反对派否决,2017年普选行政长官未能实现,“我认为,反对派对此要负主要责任。”

  从2014年非法“占中”,到2016年所谓本土派兴起,再到鼓吹分裂国家的政治人物竟然可以进入特区立法会,到2019年立法会中的反对派支持动乱人士,陈弘毅表示,这说明原有的政治制度已经行不通,“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打出香港国安法和完善选举制度的‘组合拳’,对香港政治制度作出调整,我认为相对原本的政治制度,现在的新选制更有助于香港的良政善治,更符合基本法对香港政治制度的规定。”

  “爱国者治港”建立起

  符合香港实际的高质量民主

  痛定思痛,2019年“黑暴”给香港带来的破坏与伤害,令香港社会认清反中乱港分子所谓的“民主”,不过是企图破坏特区政府施政、危害国家主权安全的借口,是绑架民意、拖累民生的虚假民主,是弄骚作秀、“挂羊头卖狗肉”的表面民主。新选举制度下,香港落实“爱国者治港”,逐步建立起符合香港实际情况、具有香港特色的民主制度,这种以解决实际问题、保障市民利益为核心的民主实践,才是真实、管用的民主,是高质量的民主。

  全国人大代表林至颖指出,此前反中乱港势力借“民主”之名制造的修例风波,严重破坏了香港的社会秩序和民生福祉。当下第八届立法会选举,候选人围绕拚经济、惠民生等实际议题展开良性竞争。这种民主实践既契合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也符合港人的根本利益,正是优质民主的鲜活体现。

  全国人大代表冼汉迪表示,新选举制度实施以来,香港民主发展展现出新气象。选举更具广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参与性和公平竞争性,真正体现了社会各界的均衡参与和“爱国者治港”原则。同时,立法会运作重回正轨,行政立法关系良性互动,社会聚焦经济民生和发展,良政善治新局面正在形成,充分证明新制度是符合香港实际的好制度。

  谭耀宗呼吁,市民在12月7日应当一同出来投票,拥护民主。他说,希望市民能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央对香港民主发展付出的巨大努力,这次选举中所有候选人都拥护“一国两制”,致力于协助特区政府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杜绝了过去选举中互相攻击、谩骂的情况,充分展现优质民主的优势,是港人之福。

  “立法会选举是香港社会的一件大事,立法会审议通过的每一项法案和拨款,都与香港市民息息相关。”行政长官李家超多次强调,今天的香港,已经进入“一国两制”实践的新阶段,我们必须不忘民主发展的初衷,坚定道路制度自信,更好地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办好第八届立法会选举。

  民主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追求。不忘民主发展的初衷,坚定道路制度自信,九万里风鹏正举。大家相信,在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把这次选举办得更成功、更圆满,让香港特区民主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一个政治民主、法治健全、自由开放、包容和谐、繁荣稳定、胸怀祖国、面向世界的香港必将更好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大公报记者 龚学鸣、李清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