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吕延涛(右起)、邢小俊、高建群、杨德风出席新书首发式暨读者见面会 大公报记者黄仰鹏摄
大公报记者 管 乐
内地资深媒体人、当代青年作家邢小俊历时五年创作的纪实性散文作品《拂挲大地》新近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在日前於深圳书城举办的新书首发式暨读者见面会上,邢小俊以“中国乡村振兴的磅礴图景、向上的力量和《诗经》美学”为题,分享了创作心得和作品的现实意义。
新书以邢小俊的家乡陕西渭北高原耀州区的乡人生活为原型,聚焦於一个名为“让礼村”的村莊。全书分正、反、合三部分:“正”篇展现的是作者年少记忆裏的传统乡村风貌,“反”篇呈现作者对乡村变迁的记录及内心的忧患和反思,“合”篇则描绘新时代下“让礼村”发生的巨变,比如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返乡创业、医疗改革、文娱生活、搭伙养老等。
“‘让礼村’是许多村莊的集合。”邢小俊介绍道,村裏发生的事情曾真切地发生在中国农村大地。“在远去的让礼村、记忆的让礼村、现实的让礼村,我要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保持住他们的原汁原味,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用土的方法最大限度地保持住他们的真实。”
邢小俊以纪实文学写作著称,而身为媒体人,职业的习惯令他擅长发现好题材,继而再用散文的笔法创作作品。他曾著有《泼烦》、《觅渡》、《居山 活法》等作品,获得过第六届冰心文学奖、第三届柳青文学奖、首届“丝路”散文奖等奖项,其中长篇纪实文学《居山 活法》被翻译成英、法、德、日、西班牙、阿拉伯六种语言。
在他看来,“作家不能沉浸在象牙塔裏,文艺作品必须反映时代。”谈及创作《拂挲大地》的初衷时,邢小俊表示:“我希望通过回望乡村、记录乡村、揣摩乡村,来加固当下人们对於乡村多层面的认知,寻求解答现代人心安何处的问题。礼让村不只是地理意义上的村莊,它还是情感意义上的故乡。”
据邢小俊介绍,书名“拂挲”二字来自於关陇方言,既有抚摸之意,又多了温情的韵味。作家范怀智在评价此书时认为:“《拂挲大地》的情感正是‘像母亲对於她的儿女一般。’那隻隐在作者行文中的手,是怜惜的手、慈爱的手、温润的手、牵绊的手,更是隻抚摸大地生灵的有温度的手,这样的温度发自於作者赤挚爱和真诚触响的心声。挚爱是源自他的骨子裏本有的村莊基因,真正来自於邢小俊对於礼让村的熟稔和热爱。”
陕西省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高建群在新书首发式上对《拂挲大地》的时代性书写给予肯定。他认为,作品虽然讲的是一个小村莊的故事,但着眼点在於中国的乡村振兴。在为读者提供美学意义之外,也提供了很多实证性的珍贵资料。
出席当天新书首发式的还包括《深圳特区报》副总编辑吕延涛,西安泊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编、文学评论家杨德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