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儿童日,话成长\海龙

2018-06-08 11:07:29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儿童日,话成长\海龙
 
六月一日是国际儿童节\资料图片

  一九四九年,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开会通过每年六月一日为国际儿童节。其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规定每年十一月二十日为世界儿童节。此外,各国还有各种的儿童节日。这么多的儿童日,可见孩子们受到了非凡的关心。可是,眼下的孩子幸福吗?

  前些年,一位美国女士被评为“世界上最糟妈妈”,原因是她让自己九岁的儿子独自在纽约乘坐地铁。她为此承受了严厉的谴责,甚至面临因危害儿童罪而被逮捕的威胁。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笔者童年那一代的母亲都有可能荣获“糟妈妈”称号。

  这位纽约母亲不服气,她跟舆论较上了劲,出了本《放养孩子》的书;还拍了十三集电视片在探索生活频道播出,名字就叫《世界上最糟妈妈》,引发了轩然大波。

  其实,这是个世界性的话题。很多学者专家都加入了讨论,共同结论认为:美国现行教育政策有很多不妥之处。上一代孩子童年时独自或结伙逛逛街、去公园或郊游的自由被粗暴取消了。“我们剥夺了他们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生活的机会”,波士顿学院教授彼得.格雷写道。他提出,这加大了今天孩子们“感到焦虑、抑郁,及其他各种精神障碍的可能性”,而这些导致年轻人精神障碍的发病率近几十年急剧提高。在专家们看来,孩子们在没有成年人监督的情况下在外玩耍,尽管有风险,但却是学习控制愤怒和恐惧等强烈情绪的方法。

  基于此,有人提出要挽救童年。统计学数字显示,孩子们百分之九十时间都在家中和学校度过。这导致了政府、法律、学校、家长都成了超级保姆,把孩子控制得死死的。保护得这样充分,可今天的孩子比他们上一代更优秀了吗!──问得好。

  其实,眼下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应付生活的智商和情商能力日趋低幼化。美国大学求助处午夜接到报告常常有同学间起诨名、发现老鼠受到惊吓之类纠纷。因之,有教育者慨叹:现在的学生除了读书,啥也不会。

  这些年,美国有教育家和有识之士提出了“当个野孩子”的口号。他们认为孩子要会玩才会学。美国统计数字显示,六十年来,现在孩子童年户外玩耍时间远不及父辈的一半。今天儿童抑郁症和焦虑症飙升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五到八倍,这与儿童自由玩耍时间的减少有关。格雷博士说:“童年本就应该自由玩耍,这段时光不是用来打造漂亮的大学入学简历的。”其实,现在的孩子不够优秀,不是学得少而是玩得少。

  玩,活动,当然包括劳动、包括受苦,这些能够培养孩子互动、合作协调和领导力。也给孩子创造独自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的古人最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提倡童年时要经风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也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今天重温这句话,老一代家长是会感到温馨有体会的。

  上世纪末,美国人创造了“直升机家长”这个词来讽刺对孩子的过分保护。这样的家长力图在孩子头上逡巡用自己意见代办一切、而避免其子女童年经历任何风雨;可这样过度干预的结果是在孩子成年后却必须独自遭受人生的腥风苦雨。家长们以自己的心态去“保护”孩子;把孩子童年加工成了人造温室、让孩子把父母刻意营造的一切当成了自然,当成了必须。结果到了走向社会,到了工作单位,同事和领导却不像父母这样伺候你。这样的孩子会变得没有任何免疫力,是最容易得“病”的。有的甚至会反社会或退回家中龟缩半生。

  美国如此,对我们,这现象有没有警示和借鉴呢?

  今年内地庆祝七七级入学四十周年。我是七七级,作为过来人,我不认为七七级一定优秀。当年上山下乡我在乡下考试,六十几取一的录取率。回顾那时的试卷,应该比今天的容易多了。我不认为七七级赢在学问和智力;他们其后能相对成功些,应该说是赢在人生阅历、赢在吃苦和放养的童年。

  人是应该吃点苦的,特别是在小时候。因为小,还能输得起。

责任编辑:张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