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敦煌音乐壁画

2018-06-21 14:00:39大公网 作者:祝 之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敦煌飞天敲鼓壁画,霓裳飘逸/作者供图


中国自古以来重视音乐,乐器于距今七千多年前的石器时代已经出现。距今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周公旦制礼作乐,专为贵族而设,配合贵族进行礼仪活动时使用,是社会级别和秩序的象征和规范。礼与乐,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中国独特的文化传承。
 
奏乐可传情达意,古乐和古乐器,负载数千年来的民族文化积淀,加上宗教和神话色彩,自是韵味无穷。敦煌音乐壁画,除了有这些素质,还加上中西文化交流,魅力更非比一般。
 
近日往饶宗颐文化馆参观“天籁敦煌——净土梵音”展览,展品正是敦煌石窟的音乐壁画,各类型乐器、演奏音乐的场景,还有乐队组合,都体现在壁画上,让人长知识。展览名字取得好:天籁,包含一切自然界的声音,风声、雨声、流水声、鸟声……自然界,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而然;净土,佛家意指没有尘俗污染的地方;梵音,佛的声音。展览场地虽小,甫内进,却有安静、舒坦感。
 
敦煌位处甘肃省北部,河西走廊西端,古丝绸之路咽喉之地,中西文化交流,敦煌起了聚散的重要作用。敦煌音乐壁画中的一幅《手鼓》,藏于榆林窟,源自宋代。手鼓,早于四至六世纪时敦煌北魏壁画中已经出现。这种敲击乐器,在中东和中亚多国常见,流行于新疆的手鼓种类,有源自维吾尔、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族,用羊皮或驴皮製造。
 
中国历代的历史著作以文字写成居多,鲜见音乐场景的描写,古代音乐壁画可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榆林窟位于甘肃省瓜州县,洞窟开凿在榆林河峡谷两岸的峭壁上,河岸榆树成林,因而得名。榆林石窟为莫高窟的分支,同样藏有不少珍贵壁画,是谓莫高窟的姊妹窟。至于榆林洞窟开凿于何时,并无文字可资考据,但从形式来看,专家估计应是开凿于隋唐以前。
 
《手鼓》源自宋代。自从科举制度确立后,读书人十年窗下苦读,埋首科举考试,以博取功名,光宗耀祖,鲜有闻遐研究音乐。然而,宋代经济高度发达,民间的文化生活大有发展,音乐在民间,并未受到冷落。
 
敦煌石窟是佛教的艺术宝库,敦煌及周边的名胜古蹟如莫高窟、榆林窟等佛教石窟,乃古丝路的灿烂明珠。当今的“一带一路”,借用古代丝路的历史符号,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係,港人看一下敦煌石窟中西交流的结晶品音乐壁画,古今丝路,同皆传递友好睦邻信息,是一堂很好的国民教育课和国际关係课,意义非凡。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