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David Milne:朝向光的描画

2018-07-12 03:16:54大公报 作者:李梦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米尔恩画作中常见倒影/作者供图

近来香港暑热难耐,不由得念起加拿大冬天的雪。在那个遥远的北方国度,雪落,经冬不化,一直要等到来年五月暖风起,才将路边、将枝丫间积下的雪都吹落了,露出新鲜的草绿来。

不少加拿大画家都乐意以雪入题,因为太常见太熟悉,也因为画中落雪,添多留白,愈见安静,倒也与那些阒寂无人的风景格外契合。正在温哥华美术馆举办回顾展的加拿大艺术家米尔恩(David Milne,一八八二─一九五三),正是一位画雪、画寂静风景的高手。

米尔恩称得上是加拿大最早一代的艺术家。与他一同活跃在二十世纪初加拿大画坛的,还有更为人们熟知的“七人画派”(Group of Seven)。在那个加拿大新近取得独立、渴望建构身份认同的年代,活跃在多伦多的七位画家,藉由风景画这一媒介,将加拿大郊外四季景象,将那些生猛鲜活的、极富北国特色的景象呈现在画布上,令到加拿大的艺术,自此有了与别不同的景状。

相对于“七人画派”的写实,以及对于国族身份的关注,米尔恩显然志不在此。他在二十世纪起初的十数年间,一直住在纽约,在那里接触到塞尚、毕加索和马蒂斯的作品。因了与现代主义近乎天然的亲近,米尔恩并不像“七人画派”诸成员那样注重具象描摹和透视法,而是更乐意采用平面的、笔触相对抽象率性的笔法。

他喜欢画雪景,尤其喜欢画湖畔雪景。雪堆在树上,沉甸甸的,树的倒影在水中,也是蒙着一层厚厚的白。画家有意不突出层次感,也不讲究三维构图,就是将湖水、湖边的树以及树在湖中的倒影统统地安置在同一个平面中。初看,或许你会觉得有些凌乱甚至闹嚷,看久了才发觉,在这纷乱失序又渺无人烟的地方,其实深藏远离人群的孤寂和惆怅。

米尔恩从来也算不上是一个合群的人。一九一二年,他与妻子新婚不久,就搬去纽约远郊的Boston Corner居住,在那里,他创作了大量的油画和水彩画。回到加拿大定居之后,他与妻子离婚,一个人搬去了安大略州一座只有一万馀人口的小镇上居住,甘愿过上离群索居的寂寞生活。安大略的阿岗昆公园成为他频繁前往写生的地方,而那些奔放而近乎生猛的山水与林木,的确给了他充裕的创作及想象空间。

“我看到什么,就画什么。”米尔恩谈及自己的创作时,曾这样简要直白地说。他曾经在城市中短暂居住,便将城中涂鸦的墙面、公寓里读书的女子以及高大的行道树等铺排在画面上。而当他一次次地重返自然中,他又能将那些深林远水画出丝毫不食人间烟火的意味。相较于城市景观,我更偏爱他的风景画,尤其是那些以水彩为媒介的风景画。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曾经专为米尔恩的这些水彩画举办过一场回顾展。展览名称颇富诗意,是“朝向光的描画”(Painting Toward the Light)。为什么说这些画作“朝向光”呢?还要从他画中的倒影讲起。

如果你仔细留意,不难发觉米尔恩画中总是空寂的,不见人,却常常有树的倒影,而且,倒影很长,甚至比原本的意象占用画幅空间更多。影子是笔直的,直戳入水的深处去,可以想见作者为这些画作设定的时间是正午光线最充足的时候,阳光从高处落下来,正正将倒影投入水中。物与影既彼此依傍,姿态和样貌上却时常相去甚远,足见画家在创作的时候,不单观察确实的外部环境,也或多或少将自己想象的情景掺入其中,以此建构一种浪漫又奇幻的氛围。

米尔恩曾说自己作画很快,往往先打好腹稿,待起笔时一蹴而就。一幅水彩画,不消三四分钟便可完成。米尔恩从来不愿意修改旧作,也不像很多油画家那样,觉得旧有的画面不耐看,即用刮刀刮去,或者干脆不刮,直接敷上一层新鲜的油彩。创作方法不论快慢急缓,固然各有妙处也可有短板,但是,对于这位加拿大画家而言,他喜好水彩的一个重要原因恐怕是水彩的样态瞬息万变吧。浓淡与光暗之间,意趣尽现。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