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对抗退化 加强力量训练\物理治疗师 方晓辉

2018-08-07 03:16:5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做运动可以强身健体,也可以令生活增添趣味,相信这个说法没有人会反对。政府多年来亦一直鼓励市民多做运动,而其中康文署亦发出指引,建议每天累积至少三十分鐘的中高强度体能活动。但事实上,在物理治疗师的标準,这个只是最低要求,甚至并未能足够保持我们身体的体适能。如果针对逐渐步入中年的群组,更应多加进行力量训练的运动。

  因为踏入中年,肌肉力量就会开始下降,而骨骼的坚强度亦会开始慢慢降低,及早的训练可以减慢或延迟退化。

  每个人由青少年期至三十到三十五岁,肌肉力量会随着肌肉的生长而上升,并能维持至四十五到五十岁,往後就会出现走下坡的趋势。我们常说老人家会“无气无力”,当中所指的“无力”,就是肌肉退化的象徵。同样地,骨骼由儿童期开始,骨质生长的速度比流失快,骨质生长与流失在三十五到四十岁达至平衡,往後骨质流失速度就会比生长快,造成骨质的淨流失。

  对抗退化,进行力量训练就是其中一个方法。透过负重运动就可以加强我们身体的力量,保持骨质的密度,亦可减慢骨质流失的速度。常说跑步和行山是负重运动的好选择,比起游泳及单车更能增加骨质的密度。但如果想保存甚至增强肌肉力量,加入健身举重作为力量训练就更为有效。

  身边有朋友就曾经误解,以为做健身只是男士为了追求健美体态而选择的运动。而事实并不止於此,健身其实是绝佳的力量训练,好处包括增强的肌肉强度、改善肌肉张力及外表、增加耐力与骨骼密度。

  肌肉与骨骼存在相辅相乘的概念,当其中之一出现问题,强健的一方就可以为对方作出补足。所以,我们更应该在退化出现前,及早进行适当的力量训练。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