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冯唐最新杂文集《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
作者供图
近日读了冯唐新杂文集《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一如他以前的作品,书名取得张狂,裏面的文字却是饱含思想,言辞不时戏谑但感情细腻。
我觉得,冯唐的书好看,是因为他文学功底深厚又忠於自我。冯唐的文学功底,从他所作的诗歌可见一斑,这是其一。冯唐在本书裏写到他在翻译《飞鸟集》时的遣词造句的推敲,有古体诗的译法,有现代诗的译法,各有千秋。他翻译时,融合自己的体验,向读者展示原作者想表达的意境。
第二,冯唐常常能给出充满画面感的比喻。比如在《我为什麼写作》这篇文章裏,他对大脑放空的描述非常妙:“空不是空,以为过去了的所有恋爱,其实都在某个脑回路裏,按对了播放键,声音就会响起,味道就会瀰漫。色就是色,欲望像一条条由鲜鱼变成的鹹鱼,吊在路旁某个屋簷下,随风摇曳,不随秋叶零落”。这个“空非空”的意境,有声、有色、有味道、有旋律,有昏黄灯光下街道上某个人的背影,充满诗意。
冯唐的忠於自我,在於他直言不讳自己对女性、对古器物、对生活的热爱。活得坦诚不糊涂。我尤其喜欢本书《一隻玉鸟的悟空》这篇文章,描述了他偶获玉鸟的欣喜、遗失玉鸟的整夜纠结,和失而复得的本能举动:“在那一刹那,我找了根结实的绳儿,穿过玉鸟翅膀上面古老的打眼儿,把玉鸟牢牢地拴在我裤子的皮带扣上”。
四十五岁冯唐认为自己站到了人生的分水岭上,因此在这本书多了对往事的回忆、对生活的梳理。他在《最简单的快乐》裏谈到对旧物高低贵贱的评判标準,最重要的旧物是好书、是笔记本和笔。他对健身、对把时间花在志趣相投的朋友上有更高的要求。他不想搬家了,想待在一个地方,天气好时跑步,天气不好时写字。这种对生活的分类和排序,和我内心的想法大致一样。因此具有共鸣。
这本书中还有不少篇幅写到他的家人。其中一篇写冯唐父亲去世,情真意切,字裏行间流露出刻意控制的悲伤。我想,正是人生的变换,又从另一个角度促使他的思考。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它篇幅长短合宜,刚好满足睡前用读物平静心灵的需求。他的文章言语生动,使人不时发出会心一笑。总而言之,人生的事如围城,未经历时想经历,经历后大多发觉不过如此,活得潇洒最重要。正如本书裏引用苏轼的《庐山烟雨浙江潮》所言:“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