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石岐乳鸽是中山市的特色佳肴\资料图片
再来说说“最有烟火味的中山”。毋庸置疑,哪一个人、哪一个城市都有烟火味,但偏偏中山的烟火味显得最浓最浓。最具证明的,就是中山人最讲究做菜,最讲究吃。有人说,中山菜,加上顺德菜,就是广府菜,如此,中山菜就应该是广府菜的鼻祖。中山人会做菜是出了名的,各式菜式做得出神入化。比如,一九一四年,中山的华侨将美国的良种鸽子带回来,与当地的鸽子杂交,培育出了石岐乳鸽,由此做出了石岐乳鸽这道佳肴,至今已经一百零四年,成为了中山闻名遐迩的第一菜,每年要生产五百万隻。中山人的吃也是出了名的,这裏的人可以从早吃到晚,而且吃得多,且大都是家庭消费,是市民消费。想当初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的负责人来中山,《舌尖上的中国》这个选题就是本人与他介绍中山菜的时候确定的,接着第一个作为“舌尖”系列上央视播出的地方美食纪录片,也是我们中山的《味道中山》。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山人确实是真正把吃当作了天大的事情的。试想,一个注重美食的人,一个注重美食的城市,一定是十分珍惜生命、注重生活的人和城市,同样也会珍惜他人、尊重其他城市。正因为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所以中山人忧患意识强而敢闯敢幹,中山早已经是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因此中山的民营经济佔了GDP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他们还在三百多年前就开始漂洋过海、闯蕩世界。这样的人,这样的城市,烟火味不浓才怪呢!
最后说说“最有文化味的中山”。中山有着典型的鹹淡水地理,珠江八个出海口,有五个从香山地区流过,与南海,与伶仃洋、太平洋交融碰撞,由此产生了一种特别的鹹淡水,也由此产生了鹹淡水文化。中山(香山)人最早感受到海洋文化和蓝色文明,最早走出中国看世界、又最早从世界回望中国,因此这个地方才成为中国近代史和近代文化的摇篮。她摇出了一代伟人孙中山,摇出了以孙中山、郑观应、容闳、杨殷等为代表的一支伟大的队伍,摇出了以“三民主义”、“敢为天下先”、“盛世危言”为代表的伟大的思想。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商业、军事、体育等各个方面,中山(香山)都出现了为近代和当代中国作出开天闢地式贡献的重要人物,从而使这个地区形成了极富历史标志性意义的香山人文。毛泽东主席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孔夫子的时候,都这样特别地表述:“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孔子与孙中山,是中华优秀文化最为重要的两个代表,而作为国家和民族命题的孙中山文化,则是既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因为吸纳融合了世界先进文明而更具未来意义。孙中山文化和香山人文,浸润和影响着今天的中山和未来的中山,全国最早获得联合国人居奖、改革开放早期珠三角的“四小虎”之一、首批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无不生动而典型地诠释着这一切。诚然,由於地域的狭小,今后中山的经济总量排名,也许会往后移,但中山的文化底蕴却不是那麼容易超越的。财富可以有暴发户,却不可能出现文化暴发户;经济发展十年、八年可以实现大跃进,而文化的积澱,却需要两代、三代人,甚至需要更长时间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超越。
人情味、烟火味、文化味“三味”,这就是我向王一鸣先生回答的作业。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体会,充其量也不过是“一说”而已,且不一定準确和全面,故而绝不敢代替任何人的看法,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每一个中山人,每一个来过中山的客人,心目中都会有一个自己的中山,都会有自己对中山的评价的。包括王一鸣先生,相信他一定有了自己很独到的答案,我们热切地期待着能早日听到他的高见。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