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旧书刊与香港研究/苏昕仁

2018-10-15 03:16:4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旧书刊中的香港身世》涵盖文学、历史、报业发展等方方面面 作者供图

  “香港文学”作为课题,其历史并没有想像中漫长,人们自觉地甚至系统地收集香港本地文学素材并加以研究,至少也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才陆续开展。一九八五年梁秉钧回港大任教於英文及比较文学系,当时打算招收的第一位研究生便是做香港文化的题目,随即遭到文学院的反对,且不提香港文学,他回忆道,那时即便香港文化也不算正经的学术研究题目。除此以外我们可以找到一些事实依据,比如一九八五年香港大学举办香港文学研讨会,一九八六年刘以鬯为首的香港文学研究会宣告成立,一九八七年香港中文大学有了香港文学研究室,一九八八年香港文学国际研讨会召开。然而,香港文学自然远不止是八十年代的创作成果,若从源头论,须追溯到上世纪二十、三十年代,在五四文学风潮的影响下,香港本地也出现了一批新文学的青年作者,他们除了投稿给内地的刊物,也在香港筹办自己的刊物,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铁马》、《岛上》、《激流》、《红豆》、《小齿轮》、《今日诗歌》等相继创刊,正式掀开了香港文学的序幕。只不过,从香港新文学写作的发轫,一直到香港文学成为学术课题甚至学科,中间至少相差了五十年,这一巨大的鸿沟给后人的研究製造了许多不便,首当其衝的就是早期资料的收集工作。

  身为港大孔安道纪念图书馆首任馆长,杨国雄就是最早参与到这一工作的文化人士之一,现在我们可以见到的著述包括《香港身世文字本拼图》、《香港战前报业》、《旧书刊中的香港身世》等。据小思回忆,杨先生求“材”心切,努力寻求各种管道收集、回购香港文化的早期资料,又仔细劃类、整理图书馆的收藏,对於现时该馆的规模和影响力,他功不可没。

  《旧书刊中的香港身世》文如其名,并非局限在文学、文化,所设五辑关照到了社会历史,妇女、乡族、工人和学生等不同阶层,也介绍了战前的香港报业,以及由清末至七七事变期间新旧文艺的交替。而文中涉及到的早期文艺期刊现多数收藏在港大孔安道纪念图书馆。杨国雄特别讨论了文艺期刊的重要性,他认为文艺作品、副刊只是报纸的附属品,专著往往只涉及个别人,期刊则既可观察一个时期的写作面貌,同时因为文艺期刊只面向文艺爱好者故而在经济来源、办刊方向与质素上更纯粹、专注。

  即便我们尚未步入图书馆,只在杨先生这部书中,已可看到许多珍贵、有趣的材料。比方说香港现存最早的文艺期刊《中外小说林》是原广州《粤东小说林》自一九○七年迁来香港,其办刊旨趣可谓上接晚清变法维新、下启五四新文化运动各自的思潮主张,如寄望文学能够“稍尽启迪国民之义务。词旨以觉迷自任,谐论讽时,务令普通社会,均能领略欢迎,为文明之先导”。此外,《小说星期刊》一九二五年第二期刊载许梦留《新诗的地位》一文,於五四以降文言与白话、新旧诗之争是一补充论述,包括新诗就是一种自由诗体、不割裂新旧诗也鼓励新诗克服阻碍适应新的时代环境等。如果说要了解香港早期的文艺创作环境,《铁马》虽只出版一期,当中的编后语却是极好的材料。它谈到生活环境的流俗化、文人的经济状况、言必由衷的写作观等。当然,此书展示的刊物影像,部分设计极富个性与创造力,值得今人再回头欣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