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梅花之城/陆春祥

2018-10-17 03:16:5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四

  说梅城,不得不说陆游。

  其实,在陆游之前,宋仁宗皇祐元年(公元一○四九年),他的高祖陆轸就曾做过睦州知州。陆轸在明州、湖州、越州任上都留有良好的政绩,睦州知州结束回京,升任吏部尚书。陆轸七十七岁去世,朝廷赠太傅、谏议大夫。

  梅城旧有“世美祠”,供奉着陆轸的遗像,陆游的《先太傅遗像》这样写:“以公自讚道帽羽服像,刻之坚珉,慰邦人无穷之思”。从陆游的描写上看,他应该仔细观察过高祖的遗像,这像刻在坚硬的玉石上,道帽羽服,肃穆莊严,州人常常进祠膜拜缅怀。

  陆游到梅城的时候,睦州早改称严州了。

  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一一八六年),陆游出任严州知州,此时,梅城已经变成这个国家中的重要城市了,被称为“京畿三辅”,是首都的直辖州府。陆游出发前,孝宗曾接见并勉励他:严陵山水极美,公事之余,卿可前往遊览赋咏啊。年逾花甲的陆游在梅城做了三年的市长,公务繁忙,迎来送往不断,深感体力不支,他从心底裏羨慕范仲淹,范是那麼潇洒,还写十绝,而他却是“桐庐朝暮苦匆匆,潇洒宁能与昔同。堆案文书生眼黑,人京车马涨红尘”(《读范文正潇洒桐庐郡诗戏书》),颇有如现代公务员说的那种忙,堆成山的文件让人看得眼发黑,星期六一定不休息,星期日休息不一定。

  虽如此,年老的陆市长依旧勤勉,他体察民情,极重视农事农耕,严州的各县乡,田间地头,经常有他的影子出现,仅我的家乡桐庐,他就留下二十多首诗,我最喜欢他这一首《鱼浦》:

  桐庐处处是新诗,鱼浦江山天下稀。

  安得移家常住此,随潮入县伴潮归。

  严州这一片大地,处处都是怡人的景色,生机勃勃,有江有山,江是大江秀江,山是峻山俊山,真想将整个家都安在此,做个平平常常的老百姓。

  宋王朝的组织部门安排官员也有趣,宋理宗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十一月,陆家出了第三位知州,陆游最小的儿子陆子遹,也以奉议郎的身份知严州。

  严州是南宋时期善本书的重要出版地之一,宋版严州本,“墨黑如漆,字大如钱”,校雠精良,刻印精细,是宋刻本中的上品。据资料,现存世的八十余种宋版严州本,多藏於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皆为国宝级珍品,如《艺文类聚》严州本,为唯一传世刻本,弥足珍贵。

  陆游自然十分重视出版业,他曾主持刻印了八十卷的《南史》,还重刻《世说新语》《刘宾客(禹锡)集》等。陆游父子,在严州共刻印了二十三种陆游的作品,总卷数达到三百四十一卷。《剑南诗稿》《续稿》《老学庵笔记》的初刻本,均在严州问世。

  严州的出版业一直繁荣,一直延续到清代。

  我们进梅城严州府路的青柯亭参观。朱睦卿指着院裏那棵老桂花树对大家说:这裏原来是严州府衙的后院,这棵桂花树,宋代就有了,估计在一千年以上,赵起杲就在这裏刻印了著名的《聊斋志异》。

  乾隆三十年(公元一七六五年),蒲松龄的老乡,山东莱阳人赵起杲调任严州知府。此前,他曾意外得到两册《聊斋》的手抄本,十分珍惜,后来,他又在福建和北京找到两个抄本,互相校勘,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本子。他调到了有刻印传统的严州,一下子激起了要刻印这部书的决心。他请来专业人士担任编辑,多方筹措资金,十二卷本刻成。正準备续刻余下的四卷时,赵突然病逝在府学监督考试任上,他应该是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好官。半年后,在朋友们的大力帮助下,十六卷本的《聊斋志异》终於完成出版。

  因刻印书籍,本来就不宽裕的赵知府,耗尽了家财,以致死后不能归乡入土。新安江畔有赵起杲的墓,不过,人们已无法确切知道它在何处,我猜,唯有浩蕩的江水,陪伴着他那坟上的青青墓草。

  五

  三江口有座历史悠久的南峰塔,和梅城隔江对望。

  南峰塔高约三十七点五米,七层八角,空心塔砖,内有盘旋楼梯通向塔顶。该塔的年纪差不多和梅城同龄,始建於三国,毁於隋,现塔为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一五四八年)重建,塔下有碑,碑文为明嘉靖都御史胡宗宪所撰。

  我们登上南峰塔望远,乌龙山逶迤连绵而远接天际,富春江衔新安江、兰江阔波向前,塔下有硕大梅苑,白梅、红梅、青梅、花梅、蜡梅,五十几个品种,数千株梅花,将南峰层层点染。

  梅花盛开的季节,这座江南古城的千年文脉和城脉似乎一下子被激发了,梅城的灵魂顿时鲜活无比。

(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