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蜚襳垂髾服/陈剑梅

2018-11-13 03:17:0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我经常因为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化而引以为傲。於是,我留学欧洲,去美国访问等,都能开怀地欣赏别国的文化和风情,因为我心深繫着一组错综交叠的根,埋在中国的地土裏,枝叶要长得更宽大远及他方,我便坦然以对。

  这些年来,我一直默默耕耘,成立了一个慈善文化机构,希望透过新颖的方法推广中国文化。我曾经雄心勃勃地挑战自己,盼为中国妇女设计一款外为历史中国传统服装,内为现代时装的套装,一衣两穿,可以在同一个聚会中变身,尽显中国文化的优势及当代女性的素质。很不容易才找到张叔平大师买衣料做戏服的地方,调研都完成了,在万事俱备之际,在港助我的上海师傅失联了,我的计劃便卡在这裏。然而,我还是收穫深丰的,没有后悔,等待机会,我再捲土重来。过去自己已经设计过几套衣裳,其中一款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装。

  没多久前,我穿魏晋南北朝的一款蜚襳垂髾服,上襦下裙,款式上俭下丰,部分紧身,袖口肥大,下䙓宽鬆配有刀形传统装饰,感觉秀丽潇洒。此种女性服装,在西魏时期已经开始流行,敦煌壁画上有记,肖像都按功德主的模样绘画。

  当年女子的深衣下部可加襳髾,古人形容之谓“蜚襳垂髾”。所谓“襳”是指在腰部下垂为饰的縴縴长带;所谓“髾”是指衣服下䙓相连接的三角形饰物。我的裙上只有刀形的装饰,配轻盈的襳带,亦是那个年代的时款。我的髮式按出土砖画上的图像及传顾恺之的“烈女图”设计。魏晋南北朝期间,女子流行用假髻,高而危斜。魏制规定假髻为命妇的首饰。

  服装设计的过程中,我不只学会了文化和历史,还重新认识到古代中国女子的生活文化、修为及审美标準,自行补充了从前殖民地教育欠下我的几个篇章。原来中国女子从来活得那麼精彩,从前读正史都错过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