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雨中登九日山/陈小卡

2019-01-20 03:17:45大公报 作者:陈小卡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九日山石刻/作者供图

  刚登上泉州西郊南安境内丰州镇西面的九日山,忽下雨来。既已到此,也就只好撑伞冒雨行山。

  九日山之名,传说是晋代南迁者在每年农曆九月初九登此山远望而得,另一说是曾有一道人从德化戴云山走九日到此而得。

  透过雨幕望去,山高百米左右,势如雨水蕩击下奔涛层层叠叠飞涨而上,山形更显峥嵘,雨洒岩石悬崖飞溅水花,飞雨中漫山绿树摇翠。山前平日流水蜿蜒蕩漾的晋江,奔腾激荡。一山的文物古蹟,如今仍留八十余处,多集於西峰东坡和东峰南麓,以宋元祈风石刻群最为珍奇,包括明代摩崖石刻七十余处。雨激水刷下的祈风石刻群有些模糊却更昭显沧桑之气,让人心潮蕩起,随石刻记叙思浮千载……

  宋元时,泉州海外交通非常繁盛。当时来泉州经营海外贸易的番舶,要靠风行船,在春夏随东南风而来,到秋天趁西北风而去。每年番舶升帆行船之时,泉州郡守和掌管海外贸易官方机构市舶司的官员及泉州知名人士,都要登九日山昭惠庙,在通远王祠为番舶祈风,并刻石留记。石刻中有十方记载,展现当地官方对海事活动的关注,“有郡守倪思正甫,提舶全茂实腾,遵令典祈风于昭惠庙……”,“大守贰卿颜颐仲,祷回舶南风,遵齐曲也,提舶寺丞刘克逊俱祷焉……”,“舶司岁两祈风于通远王庙……”,“以遣舶祈风於延福寺,通远善刘广福王祠下,修故事也”等,祈风已是当时此地政治制度性活动。北宋时,泉州已设市舶司,祈风是其职责之一。九日山这些祈风石刻群和祭祀神明的记载,都是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迹。泉州的海上交通,发端於南朝,泉州刺桐港在唐代就是中国四大外贸港口之一,在宋元时期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海上贸易活动空前繁盛,泉州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经济文化中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曾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佔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所以,在农耕文明佔主导的中国传统社会,还能看到泉州的政治社会活动有浓厚的外向型商业色彩,在历来重农抑商的传统中国社会制度下,却能看到市舶司乃至地方官员为番舶祈风这种官方宣导鼓励外贸行商的制度性活动。

  这时,雨势愈来愈大,天色越来越暗,凉意入体,我方恋恋下山回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