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招牌”之城

2019-01-21 03:17:53大公报 作者:月松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霓虹招牌是香港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作者供图

   上次写到我的“逛吃”之旅,首站去了洗衣街的星巴克。吃完才想起“澳洲牛奶公司”,之前始终未能成行,这次差点又错过。

  澳洲牛奶公司於一九七○年在佐敦白加士街开业,店主为纪念自己在澳洲打工的日子,外加主要售卖奶製食品,便以“澳洲牛奶”命名。它实则是一间冰室,不提供午餐肉、肠仔、即食麵或饭餐等茶餐厅常见款式,招牌菜为“蛋白炖鲜奶”和“杏汁炖鸡蛋”,还有炒蛋和多士。以光速上菜驰名,其独特的霓虹招牌亦是区内地标。

  随着手机导航,左顾右盼,晕头转向,一直找不着店。几经问路,其实就近在眼前,方知它的“招牌”被拆了。来过香港的遊客,必定对这裏的夜景留下深刻的印象。相比起维港或太平山夜景的壮丽,我更爱闹市街头五光十色的“霓虹招牌”。“澳牛”的招牌被拆,意料之外。脑海中无数次出现过的“金漆招牌”,还没来得及看一眼就消失了。澳牛的招牌是行书,出自卓少衡手笔,是卓氏少见的字体。卓少衡多写魏碑体,此字型勾勒明显,适用於高挂上空的招牌,让路人远处都见到。

  霓虹招牌盛行於五六十年代,夜生活渐兴盛,港人夜晚会走到街上消遣娱乐。商家看準商机,大肆为自己的商品做广告,争相招揽顾客。在那个电视广告还未普及的年代,各式各样的霓虹招牌粉墨登场。

  旧式店舖尤其重视招牌,多数找来著名书法家题字,务求每款字体都不同,再配上自家独爱的颜色,再送往霓虹灯公司製造,吸客也重视艺术含量。据说,若是哪位书法家写了招牌后,这家店舖生意旺,大家就都愿意请他来写招牌,讨个好彩头。字迹工整、装置漂亮,大家就会觉得这个舖头有信誉,会带来更多的财富。这些充分体现了商人“图吉利”的心理。

  层层叠叠的招牌、种种琐碎的细节和与人沟通的装置,让乏味的街景变得统一而充满乐趣。图文并茂,组成了街道的语言。相比起电脑字体的千篇一律,港式招牌的书法已成建筑设计美学重要的一部分。市井的食肆配上文雅书法,说不出来的衝突美,这大概是世上独一无二。霓虹灯的迷人之处在於它柔和的光,不似LED灯刺眼,它充满魔力、忧鬱,诠释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甚至还带点文艺的颓废气。

  在描述中文字在混合用途楼宇的角色时,胡恩威这样写道:“混合用途建筑之所以是香港风格的奇景,是因为建筑物与文学产生的化学作用,建筑物的外墙被文字包围着,功能上文字成为空间用途的代号,让街上的途人能够阅读和知道个别单位的功能和用途。这些文字的组合、字款的设计,为平平无奇的石屎建筑带来了一种充满动感和活力的景象。”人事活动隐藏於千篇一律的建筑中,的确需要更大更夸张的招牌,以求引人注目,并增强“地方感”。

  夜幕低垂,霓虹招牌忽明忽暗,或完整或残缺,总有说不清道不尽的美感。在你的心中,香港的霓虹招牌是否还一直亮着呢?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