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后的另类孤独/紫 爱

2019-02-17 03:17:4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今年春节我再次带着家人回到内地的娘家过年。返乡,为了陪伴父母、抚慰思乡之心,也为了让十一岁的独子了解大家庭生活,并且明白,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爸爸妈妈,还有许多和他有血缘纽带的亲人;即使有一天,爸爸妈妈离开了这个世界,他并不孤独。

  我和先生均年少时离乡求学,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异地工作。因为忙於出国旅行、参加各种兴趣班,假期裏我们很少带儿子回到那个有着我们的大家庭的出生地。直到有一天,儿子赖在我哥哥家裏不愿走,他问:“为什麼舅舅和舅妈这麼喜欢我,对我这麼好?”

  原来儿子知道称呼舅舅、舅妈,却因为很少见到这两个人,不了解他们和自己的关係。异乡的生活中,儿子对亲密关係的认知大都来自爸爸、妈妈。他不明白,这个世界上其实还存在一种叫亲戚的“生物”。你可以在亲戚家裏吃饭、睡觉、嬉闹,享受他们独特的宠爱,而不用担心给对方添麻烦。这些对於从小生活在大家庭的我来说,可是习以为常的呀!而对於遊子的下一代来说,却多麼奢侈!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乡求学立业,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下一代对传统大家庭生活越来越陌生。这样的陌生感在社交媒体发达的今天,似乎并不会妨碍人际交往,甚至对於曾经为七大姑八大姨烦扰的我们来说,意味着更多的安全和舒适。然而未能在大家庭生活,是否给孩子带来了亲戚认知障碍,或许这样的认知障碍背后,藏着孩子幽长的孤独?

  春节裏,我得以再次观察到这样的孤独。久未见面的表妹邀请我们共进午餐。饭后,大家提议一起看电影。原本说好了看完电影后各自回家。不想在舅舅家过夜的美好记忆让儿子赖着要去表妹家裏吃饭,并希望住一晚。吃饭的时候,姨妈指着表妹的女儿告诉儿子:“这是你的表妹。”儿子立即放下筷子,搂住表妹的孩子欣喜地说:“啊,我竟然不知道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妹妹!”

  姨妈複述这件事情的时候笑了许久,我却鼻子酸酸的,更多理解了孩子的孤独。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家族曾是社会最稳定的基层单位,家族制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社会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我们享受的公共产品日益丰富,家族曾经带给个体的安全感越来越淡薄,我们似乎不需要守旧的家族传统了。

  然而,回看曾滋养我们的大家庭传统生活,在今日的中国,我们的后代是否依然需要它的滋养?我们曾费力挣脱和出走的家族意识,对新一代炎黄子孙,是否别有另一番珍贵的意义?我们总是在千丝万缕的联繫中认识事物,但愿不要忘记人类也需要在千丝万缕的联繫中认识自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