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再见萤火虫/李忆莙

2019-02-23 03:18:0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那天去朋友家,一进门见到几个小朋友静静地坐在电视机旁看动画片。朋友正在厨房忙着,说让我先坐一下她马上就出来。我走过去在小朋友旁边的沙发坐下,他们全都目不斜视,一副浑然不觉的样子,连那个平日最爱缠我的小嘉也没反应。我不由地把目光投向电视屏幕,是日本导演高畑勳的《再见萤火虫》。是许多年前的旧片子了,高畑勳也於去年病逝。可它一直以“长销”的姿态佔据市场的一角——不是热卖,而是“长有”,几近与经典片相等并列。

  算算,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十年,当年看此片的小朋友,今天已为人父母的大有人在。而今,他们的小孩都比我身边的这几个小朋友还要大些。而当年感动过他们父母亲的那一批小朋友现在也快近四十岁了吧。

  当年,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探讨这部影片将会给小孩子的内心世界带来什麼?是一份对生命的崇敬?我很愿意这样想──小孩子的心灵本来就很单纯,不应该背负历史的包袱。更何况它还有一个清晰的主题──反战。

  当年,它获奖无数。在日本本土,我记得的就有“日本动画大奖”、“蓝带特别奖”,以及四项国际大奖。好像是作为“战争灾难”的警惕与教训什麼的。此外,还有二十五字概括:“点点萤火,伴我童年;相依为命的小兄妹,战难时代的孤雏血泪。”我对这部催泪片至今印象深刻。

  当年所写的那篇文章,是对反战的主题有所保留,总觉得裏面仍有一份祭奠式的“内容”,并不单纯。

  那是当年的“感觉”。

  故事开始是在一九四四年二战后期的日本,家园被炸毁。小兄妹只好投靠姨母,一方面写信去联繫父亲,却久未有消息,粮食断配后,姨母开始有怨言了,而且白眼相加。为兄的不堪承受,便带了妹妹离开姨母家,在郊区丛林中“落户”。由於严重缺粮,妹妹病倒了,最后饿死。哥哥把妹妹火化后,把骨灰装入她生前最爱吃的果汁糖铁盒子裏,带着去流浪……不久,日本战败,在到处一片颓垣枯木焦土、火海映照、满目如血之中获悉父亲的战舰已全军覆没。在一片哭声惨叫声中,谁也无暇去顾及这可怜的孤雏……

  这是很感人的情节。不能说是小感情的戏法。战争的残酷,饱受战火摧残的小兄妹,带出来另一股更大的伤痛。不仅仅是被感动了,而是战争的残酷、悲凉,伤透了每一个人的心,忍不住流下泪来。

  说实在的,对於日本製作的动画,论水平,论好看都让人讚赏。然而,讚赏之余,问题来了:它所带出来的是怎样的一种信息?是反战吗?家园被炸毁,百姓呼天抢地:“我们到底有什麼错?为什麼要炸死我们⁈ ”借此控诉战争的残酷无情,生灵涂炭?若是,又怎麼可以说是“我们有什麼错”呢?还有,又为什麼安排在家园被炸毁,借太郎的口,以握紧拳头的姿势愤慨长啸:“爸爸会替我们报仇的!”

  无疑,这部影片是拍给小孩子看的,但总不能因为是小孩子,就不交代前因后果吧?“不交代”或“迴避”,本身就是一种谎言。

  日本人的思维很奇怪。他们忘不了过去,老想为自己开脱,不断地向世人展示他们受原爆的苦楚。殊不知如此一来更令人反感。历史不能改写,每年原爆纪念日,日本人照例要抢天呼地一番。不禁要问:到底是反思?控诉?还是诉苦?

  小朋友看动画片,我想起“旧事”;再看安倍晋三这些年的种种的举措,格外有感触。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