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科马克.麦卡锡的《路》被列为《纽约时报》近十年内百部最佳图书之一,二○○九年拍成电影/资料图片
《纽约时报书评》周刊栏目“且说读书”(By the Book),每周请一名作家回答问题,让读者知道他们在读什麼书,读过什麼书,喜欢哪些作家、哪些作品,还有读书方式和读书心得。笔者浏览了近一年半多以来八十余名作家的“答问”,不妨稍加归纳,以飨读者。
“且说读书”的第一个问题总是:“你的床头柜现在放着什麼书?”“床头柜”的英文是“night stand”,这也就是问你晚上睡觉前读些什麼书。几乎无人回答说“晚上不读书”,看来,白天忙着做事、写作,晚间读书已成了许多人的习惯。笔者开始以为他们的回答会比较相近,会离不开那些已上了畅销榜的虚构或非虚构作品。其实不然,他们床头柜上的书,“古今美外”,应有尽有,而且往往不止一本。
女作家格莱琴.茹宾(Gretchen Rubin)的床头柜上放了十多本书,其中包括威拉.凯瑟(Willa Cather)的《我的安东尼娅》(My Antonia)(一九一八),马克.吐温(Mark Twain)的《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Life on the Mississippi)(一八八三)。她说,她喜欢重读一些好书,所以有些书在床头柜上放得比较久,如《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作品精选集》(The Essential Writings of Ralph Waldo Emerson)(二○○○),选有爱默生的重要演说词、散文和诗歌。
当红作家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比谁都长。他在床边只放了两本书:美国图书馆版的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散文集》(Collected Essays) 和《早期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Early Novels and Stories)(一九六五)。他说,中学毕业后他一直没有好好读鲍德温的书,可现在他读得“高兴,敬畏,羨慕”。他认为鲍德温是一个非凡作家,小说和散文都写得出色。他说:“我把他置於美国二十世纪伟大作家之列,不仅因为他的英勇无畏,不仅因为他的丰富感情(从达到沸点的愤怒至最高雅的温柔),而且因为其写作本身的高水平,文笔的尽善尽美。我把鲍德温的散文视为‘美国经典’,像梭罗一样‘经典’,他的最佳作品完全可以与梭罗的最佳作品媲美。奇妙的是,一年多前,我就把这两本书读完了,可它们仍在我的床头柜上。我说不清为什麼,我就是还放在那儿。它们让我感到欣慰。”
另有多人都表示喜欢鲍德温这位黑人作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民权运动代言人。记者、作家大卫.格兰(David Grann)的床头柜上也放着鲍德温的散文集。小说家哈里.库恩祖(Hari Kunzru)在回答“你最近读了哪一部名著 ?”时说:“鉴於政治现状,就像许多人一样,我在重读鲍德温,读他的散文集《下一次是烈火》(The Fire Next Time)(一九六三)。”他所说的“政治现状”显然指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政府的混乱状态。在回答“你邀请谁(健在的或已故者)参加你的文学晚宴”这个问题时,作家、政治评论家克里斯.海耶斯(Chris Hayes)和前国会图书馆长卡拉.海登(Carla Hayden)都说要邀请已故的鲍德温。海耶斯知道鲍德温是个“no-brainer”——一个不需动脑筋就可请来的人,也知道他有烟瘾,故表示要让他在室内抽,而不必在晚上到黑乎乎的户外去抽。
人们读书往往有不同的选择,对当代作家及其作品,儘管其中有的上了畅销榜,有的得了奖,也不一定能成为大家的共同选择。笔者发现,无论是“床头柜上的书”,或“您最喜欢的书”,能得到这八十余人较多提名的,为数不多,这也说明美国出的书多,兴趣不同的读者都有很大选择余地。
有两本书被提到较多,一个是科尔森.怀特黑德(Colson Whitehead)的《地下交通网》(The Underground Railroad)(二○一六),讲述十九世纪佐治亚种植园的两个奴隶如何通过营救逃奴的秘密路线赢得自由,荣获国家图书奖和普立兹奖。
另一个是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的《路》(The Road)(二○○六),描写一对父子的一段艰难的求生旅途,即使在饥寒交迫、死亡威胁的厄境中,他们也秉持着人的良知和善心,荣获普立兹小说奖和英国詹姆斯.泰特.布莱克虚构作品奖,《纽约时报》将之列入近十年内一百部最佳图书,二○○九年拍成电影。
在回答“哪位健在小说家你最羨慕?”这个问题时,作家纳撒尼尔.菲尔布里克(Nathaniel Philbrick)说,他曾羨慕斯蒂芬.金(Stephen King)、安妮.泰勒(Anne Tyler),然后,“我发现了科马克.麦卡锡——我们一代人的真正的文学‘坏蛋’,他的美国历史观,他眼中的不无暴力的淒清荒野,使我相信,这就是我想返回的往昔。”他所说的“坏蛋”——badass,在美国俚语中其实指的是一种坚定而不妥协的人。“最近哪一本书把你感动得哭了?”对这个问题,作家塞巴斯蒂安.荣格(Sebastian Junger)回答说:“科马克.麦卡锡的《路》,读到结尾时,我哭了。”他也喜欢麦卡锡的另一部力作——半自传体小说《萨特里》(Suttree)(一九七九)。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