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维园花展,朱槿吐艳\作者供图
日前,一年一度的香港花卉展览在港岛维多利亚公园举行。这个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推广的园艺和绿化意识的花展,每年吸引数以十万计的香港市民和世界各地园艺爱好者参观。今年花展的主题花为大红花,主办者称由於大红花花色丰富,常年开花,寓意港人生命力强。笔者那天欣赏大红花之余,也喜欢亲近到那儿写生的小学生。
展场内,大红花被置放於其他种类的花草之间,数量不太多,但由於颜色多种多样,花瓣够大,朵朵盛开,尽展花蕊,热情豪放。多年前,笔者在公园初见大红花,觉得奇怪,名字既然唤作大红花,花色不就是红色的麼?怎麼除了红,还有白、黄等好几种颜色呢?其实,每种花都有很多别名。大红花又名朱槿、扶桑、佛槿、中国蔷薇,因红色的大红花较普遍,岭南一带将之俗称为大红花。它全年开花,笔者逛公园所见的大红花长年开着,但多数只有红、白、黄三种颜色,而且多为单色。在维园花展见到的大红花色彩,却不止上述三种,还有浅紫、深紫,浅紫又夹着微红,花蕊有个小白圈围着;另有浅黄带白、深红带白;红的也有不同的红:玫瑰红、橙红;黄的也有不同的黄:杏黄、金黄。近年园艺专家精心培育出变种大红花,让大红花绽放更多的色彩。粉红的大红花,有些上午开时呈粉红,下午就变了深红。一朵巴掌大的大红花有两三种色彩,澄澈清明,格外夺目。古代人把红色大红花叫作朱槿,现代人则将大红花泛称朱槿。古代妇女有以朱槿簪於髮间作装饰。朱槿原产地为中国,早於晋朝就开始有记载,及后在全世界,特别是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也有种植。朱槿的根、叶、花均可入藥,有清热利水、解毒消肿之功效。二○○八年三月十四日香港邮政推出主题为“香港花卉”的特别邮票,其中一元四角邮票的图案为朱槿。
花展通常有不少团体集体进场。三月梅雨季节,时晴时雨。那天早上九时入场之前,多条长龙早已列队等待进场,这时天降小雨点。工作人员体谅,未到点也让大家入闸,儘管展览场内一样露天,场内场外都是水。很多学生在老师带领下鱼贯入场,两隻小手閒不下来,都拿着画具、小櫈子、雨具。小雨点渐渐变成大雨点,有的学生没带雨具,於是十来个人围拢起来,合用仅有的两三把伞;有的独自撑伞,有的以大雨衣把自己和画板全都罩起来,坐在櫈子上,面对大红花,用心写生。指导老师在旁,任由他们爱怎样就怎样,只是没有因雨水领他们离场。有些学生不甘於只画素描,坚持为自己的作品上色,眼见色彩被雨水化得有点儿斑驳,仍照画如仪。大约半小时后,雨慢慢停下来,大红花吃饱了水,显得更醒目,学生们及其作品也同被“滋润”,精神越加抖擞。
人要茁壮成长,少不了积累和磨砺,遇上困难,总要自行设法解决。在雨中变成了“落汤鸡”,算不了什麼。只见小画家们没有一个因此生怨气,纵有怯生生的,也欣然坚定写生,“雨中大红花”画作又是另一番境界。借力打力,下雨带来不便,却诱发出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创作,更能贯彻始终。
大红花被好些地方视为国花、市花、州花。马来西亚、苏丹、斐济视之为国花;美国夏威夷视为州花;广西南宁、广东茂名视为市花;台湾高雄县视为县花。南宁市视朱槿为市花,欣赏它象征“凝聚、绽放、繁荣”。朱槿花语是纤细之美、体贴之美、永葆清新之美、微妙的美。小画家们身上也散发出纤细、微妙的独特气质,祝愿他们永葆清新,为明日艺术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