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自由谈\“劳动节”知多少\俞 雁

2019-05-01 03:17:5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随着“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到来,二○一九年已悄然过去了三分之一,不知你新年伊始定下的年度计劃是否也相应完成了呢?今天内地开始了一连四天的小长假,而对於日本人来说,这个“五一”可谓见证历史、劃时代,昨天日本明仁天皇正式退位,三十年四个月的“平成”时代落下帷幕。今天迎来“令和”时代。

  劳动节起源於美国。十九世纪,资本主义高速发展,资本家为追逐利润,普遍採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强度来残酷剥削工人,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工人每天工作超过十二个小时,工作环境十分恶劣。以美国为例,工人们每天要劳动十四至十六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十八个小时,工资却很低。为了争取基本的生存条件,一八八四年十月,美国和加拿大的八个工人团体团结起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集会,决定於一八八六年五月一日举行大罢工。当时提出的罢工口号,就是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那年五月一日,美国各地同时爆发了罢工运动和示威遊行,三十多万工人参与。仅芝加哥一个城市,就有四点五万名工人湧上街头,导致美国的主要工业部门处於瘫痪状态。

  这场鬥争最终震撼了全美,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迫使资本家作出了让步,大罢工取得了胜利。然而,作为发源地的美国却没有随大流,而是自行规定每年九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为劳动节。每逢九月的劳动节,美国人可以放假一天,全美各地的民众一般都会举行遊行、集会等各种庆祝活动,以示对劳工的尊重。同为北美国家,加拿大与美国一样也是在每年九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庆祝劳动节。

  为纪念美国工人的罢工运动,一八八九年七月十四日,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召开成立大会,会上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者的共同节日─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旋即得到各地工人的积极响应。翌年五月一日,欧洲多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遊行和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集会遊行,以示庆祝。

  而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一九一八年。一些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劳动节的传单,将“劳工权利”、“劳工尊严”、“劳工神圣”等全新观念引入中国。

  一九二○年五月一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工人群众走上街头举行了遊行集会,争取八小时工作日,主题是“劳工神圣”。如今每年的五一劳动节,国家都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劳动节”确立距今一百三十多年,然而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归自己,似乎再次变得遥不可及。正所谓“长命工夫长命做”,不如善用“五一”假期,给自己充充电,储足精力和元气,继续闯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