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艺识形态\砌出视觉诗意\吴耀宗

2019-05-10 03:18:20大公报 作者:吴耀宗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本地摄影师陈汉荣的“城市编织”系列作品\©陈汉荣

城市是摄影的起始昌盛之地,也是这门艺术的传统命题。

当代摄影以城市为对象的时候,多将纪实的机械功能结合现代主义中批判资本主义的思考方式,从而彰显城市“恶”的面向,或“恶之华”。如最近辞世的德裔摄影师麦克.沃夫(Michael Wolf,一九五四至二〇一九),他以拍摄移居二十余年的香港而闻名,镜头焦点往往落在拥挤楼房、狭窄公屋或龌龊街巷之上,着力呈现那生存空间震撼人心的密度。

不久前,追求“视觉诗意”的艺术家陈汉荣(Wing Chan)通过在F22 foto space举办的个展“城市蒙太奇”(Urban Montage)告诉我们:在记录城市人的挣扎之外,摄影还可以结合建筑学和平面设计来发掘城市之美。

显而易见,陈汉荣在艺术的探索上深受美国建筑师约翰.波特曼(John Portman,一九二四至二〇一七)的启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特曼参与复兴美国衰败的城市,认为城市不能纯为工业而生,因此他主张选择一些在尺寸、颜色、材料和建筑形式上具有明显共同点的基本元素,相互交织成城市,从整体的观点重新设计富于人性的空间。借助这种组合协调单元的方法,陈汉荣创造了一系列“城市编织”(urban tapestry)作品。

举《重建》(九龙城,二〇一六年)为例,我把它叫做“城市九宫格”。陈汉荣先从不同角度拍摄九龙城中竹棚工人工作的情况,再把这些不同画面分别砌入九个大小一致的格子中,组成《重建》这照片。当我们趋前端详每一格子时,格子如箱子般立体地五面打开;当我们后退观览整张照片时,九个格子顿时融为一体,呈现出齐整又缤纷的平面图案。

再看他关注不同城市景观的《人生舞台》(首尔,二〇一四年)、《偶遇》(巴黎,二〇一七年)、《俯瞰》(香港,二〇一八年),亦是远距离拍摄,刻意不突出个别编织单元的照片。《人生舞台》由不同人物在大厦楼层内出现的景观所组成;《偶遇》组合行人上下隧道楼梯的画面;《俯瞰》斜砌港铁乘客站立在港铁站内电动扶梯上的鸟瞰图,在构图上受“几何形体派”画家皮特.蒙德里安(Pieter Mondrian,一八七二至一九四四)影响颇深,借助于齐整纯粹的美消解了赋予城市任何意义的解读。

除了“城市编织”,陈汉荣还展出命名为“城市图像”(urban graphis)的一系列作品。“城市图像”虽然也采用“砌”的方法,但侧重在点、线、面的花式表达,突出不同细节。如《灵感》(巴黎,二〇一七年)是街头墙上海报局部的组合;《聚》(香港,二〇一八年)拼贴纸皮、木材、塑胶袋、泡沫板等废弃物照片而成一不规则的影像;《引擎》(首尔,二〇一八年)将机械引擎的各部分照片割切、重组,摆脱了“城市编织”中的齐整风格。

陈汉荣多年来先后在纽约、香港从事商业设计,专业的经验给了他都市视觉审美上的敏感度,因此在探索摄影艺术时能够另辟蹊径,不以“决定性时刻”(decisive moment)摄取的影像成就其作品。从“城市蒙太奇”到“摄影蒙太奇”(photographic montage),他用“组装法”为我们提供精美斑斓的影像艺术,让我们重新思考城市的空间特质,从另一角度体悟摄影更多的可能性。

点击排行